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地方債半年發行規模逾3.5萬億 接近去年全年水準

2016年07月06日 09:24:58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今年上半年以來地方債發行規模不斷加大,發行規模已接近2015年全年水準。

  半年發行量接近去年全年

  據中債資信研報統計,2016年上半年全國共有30個省級政府和4個計劃單列市政府發債,發行規模達到35755億元,接近2015年全年3.8萬億元的發行水準。其中,置換債成為發行主力,共計26850.59億元;新增債為8904.40億元。

  根據預算安排,今年新增地方債規模為1.18萬億元,相比2015年增加近一倍。其中,一般債為7800億元,專項債為4000億元。按照財政部預算司副司長王克冰的公開説法,中國地方政府今年可能會進行5萬億元的債務置換。

  “根據今年財政部對債券置換發行節奏的規定,可以推算,2016年置換債上限約為44750億元,低於5萬億元。下半年新增債最多發行約2895億元,置換債按上半年達到上限計算則最多發行約17900億元。”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告訴記者。

  針對上半年的發債勢頭,中央黨校教授經濟學部教授李旭章説,目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地方債置換和發行應按既定計劃推進,甚至必要時要適當加碼。當然,不是地方債越多越好,但是我們是用地方政府債券置換讓地方債顯性化,並通過利率正常化降低地方政府負擔。用地方政府債券可抵押,盤活銀行資産,進一步支援實體經濟。

  市場化趨勢初顯

  在大規模發行過程中,地方債的市場化趨勢也日漸明朗。

  李旭章説,儘管中央給了省級政府比較多的債務置換數量決定權,但不是想發多少就可以發多少。中央政府總量控制與市場壓力正使地方債發行和管理走向進一步規範化。

  “政府在政策層面推動地方債市場化是一個大趨勢,這在我們的評級過程中也得到了一些印證。”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政府與公共融資評級部副總監關飛表示,比如政府就希望將一些具備條件,也有意願嘗試的發達省份作為突破口,帶頭進行地方債市場化發行。

  其中,發行利率是體現地方債市場化的一個重要標誌。關飛告訴記者,不同地區、不同券種、不同期限債券的中標利率趨於分化,這將促使地方債定價進一步市場化。同時,公開發行的佔比超過定向發行的比重,這也説明瞭市場投資者對於公開發行的認可程度較好。

  以5月份的地方債發行為例,定向承銷方式發行地方債的發行利率比發行利率區間下限平均(算術平均)上浮42.3個基點,比4月(40.4個基點)提高1.9個基點;公開發行的地方債發行利率比投標區間利率下限平均(算術平均)上浮20.2個基點,與4月基本持平。

  在關飛看來,地方債市場化進程中還需要解決一些問題。“目前二級市場流動性較差就是制約地方債市場化的一個因素。”

  地方債務管理將加強

  公開資料顯示,審計署在審計2015年地方政府債務時發現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部分地方發債融資未有效使用。二是有的地區仍違規或變相舉債。

  事實上,2016年以來,面對大規模的地方債發行,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管理。

  比如在債務置換方面,今年1月,財政部發佈《關於做好2016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通知》,對債券置換各季度發行節奏作出規定。5月,財政部下發《關於採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地方財政庫款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對於已入庫的公開發行置換債券,原則上要在一個月內完成置換。

  “今年置換債需要注意資金的使用,及時安排債務清償,避免出現2015年審計出現的問題。”楊志勇認為。

  在新增債券方面,今年財政部在下達新增債券限額時規定債務率超100%的區縣不能獲得新增額度。

  對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問題,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明確表示,將加強債務限額管理,所有地方政府債務都要納入限額並嚴格按照限額舉借債務,控制債務規模。強化地方政府債務監督,所有政府債務都要分類納入預算,定期向社會公開債務限額、舉借、使用、償還等情況,進一步完善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制度,提高債券流動性。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