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中石化等央企違規決策損失逾126億 存違規發放公積金獎金

2016年06月30日 09:10:00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十家央企違規決策等損失浪費逾126億元  

  昨天,審計署公佈了10家中央企業財務收支審計結果。指出其共同存在的“對企業追責問責制度機制不健全,違規決策”等問題較為突出。在此次審計抽查10戶企業的284項重大經濟決策中,有51項存在違規決策、違反程式決策、決策不當等問題,造成損失浪費等126.82億元;發現47起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涉及295.02億元,其中16起涉及金額均超過億元,94名責任人員中有26名為企業負責人。抽查的93項境外業務中,有62項(佔67%)不同程度存在論證不充分、未按程式報批,以及對關鍵崗位人員監管和佣金支付等關鍵業務環節管控薄弱問題,其中的10起重大違紀違法問題線索,造成國有權益損失風險142.7億元。

  此外,這次審計還發現多起重大違法違紀問題線索且經濟損失巨大。對查出的這些問題線索,審計署已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移送紀檢監察或司法機關。

  具體案例

  中石化

  分公司違規採購29萬噸成品油

  2011年至2014年,所屬山東分公司等12家企業採取先銷售給外部單位再回購但實物不轉移等方式,虛構成品油購銷業務,造成多計收入、成本各202.19億元,其中2014年32.71億元。

  2009年8月至2012年10月,所屬江蘇分公司違規從無成品油批發和生産經營資質的企業採購成品油29.28萬噸,涉及金額25.59億元。

  港中旅

  高價買地低價置換給地方政府

  2007年,港中旅集團未經集團董事會批准和發展改革委核準,違規建設計劃總投資41.36億元的青島海泉灣度假區項目;並在土地競買中,向競爭對手支付2000萬元,使其退出競買。至2014年底,該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7.87億元,因可行性研究不充分等造成虧損2億元。

  所屬港中旅(瀋陽)置業有限公司未經資産評估,將2005年以3361.22萬元摘牌取得的95.32畝土地置換給地方政府。

  南方航空

  銷售能力不佳經營壓力大

  所屬南航股份客票銷售較為依賴代理商,2014年客票直銷比例僅18.88%,共向代理商支付手續費32.52億元。

  所屬南航股份2011年引進的5架空客A380飛機利用率低,運營持續虧損,加大了企業經營壓力。

  中國鋁業

  重大決策失誤損失數十億

  2010年,中鋁公司未經評估、盡職調查和主管部門審批,違規批准所屬山西鋁廠等兩家企業投資5.42億元參股煤炭企業,併為其銀行借款提供擔保,因對方資金鏈面臨斷裂,形成4.48億元連帶償債風險。

  2010年至2012年,中鋁公司未經充分論證,批准投資內蒙古氧化鋁等兩個項目,後因經濟性差等原因停建停産,造成損失和損失風險11.46億元。

  所屬中鋁股份重慶分公司2006年投資建設80萬噸氧化鋁項目,因礦石品位低、含硫高及市場和管理等因素,至2014年7月底虧損49.39億元。

  中國海油

  境外投資失誤損失巨大

  至2014年底,中國海油凈利潤、國內天然氣産量、海外原油和天然氣産量僅分別完成其“十二五”發展規劃指標的49.45%、59.87%、57.89%、52.43%。

  至2014年,中國海油有限公司2011年以142.42億元並購的一家境外公司,由於前期論證不充分等原因發生虧損累計6.21億元。

  設立的85家境外經營公司中,有16家公司在2014年虧損,虧損金額8.89億元,其中4家連續3年以上虧損,累計虧損16.74億元。

  2011年至2014年,中國海油共發生315件法律訴訟案件,其中涉案金額5000萬元以上案件35件。

  共性問題

  違規發放住房公積金、獎金

  部分央企在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方面存在問題,尤其是違規發放住房公積金、獎金補貼、代為承擔個人所得稅等財務問題。

  中航工業

  2008年至2015年5月,所屬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飛集團)等2家企業超國家規定比例為職工繳存住房公積金9.11億元,其中2014年多繳存1.68億元。

  中石化

  2011年至2014年,所屬中國石化煉油銷售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存在超工資總額列支職工住房補貼等問題,造成多計費用1661.99萬元,其中2014年1121.55萬元。

  招商局集團

  2010年至2014年,所屬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超工資總額列支員工獎金等2.6億元,其中2014年0.71億元。

  南航集團

  2010年至2012年,所屬南航股份超工資總額向員工發放安全管理獎,多計成本費用1.17億元。

  東航集團

  2014年,所屬北京分公司等4家企業代職工承擔個人所得稅,導致多計成本費用628.69萬元。

  中國電子

  2011年至2014年,中國電子本部和所屬中國電子財務有限責任公司等3家企業超工資總額在管理費用等科目中列支職工過節費、獎金等工資性補貼,造成多計成本費用1675.93萬元,其中2014年435.06萬元。2014年,所屬中電資訊違規列支應由職工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涉及金額100.12萬元。

  違規提供貸款擔保、貸款

  審計發現,這些央企中,違規為外部企業提供貸款擔保、貸款問題突出,致使資金面臨損失風險或逾期無法收回。

  中航工業

  2008年至2014年,中航工業所屬中航國際上海公司等6家企業違規向外部單位提供擔保、借款、發放委託貸款等,涉及資金共計116.23億元,其中2014年68.87億元。至2014年底,以上業務有12.92億元面臨損失風險。

  中鋁公司

  2012年至2014年,所屬中鋁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違規對外出借資金、墊資建設和委託貸款共計37.04億元,其中2014年10.41億元;至2015年6月,尚有9.86億元逾期未收回。

  廉潔從業方面問題突出

  審計結果顯示,被審計央企普遍存在違反廉潔從業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

  中航工業

  2011年至2014年間,中航工業本部存在高管多領取工資性補貼,以及超標準報銷出國費和會議費等問題,涉及金額共計409.84萬元,其中2014年201.63萬元。

  中國電子

  2011年至2014年,中國電子本部及2家所屬單位26名領導人員違規領取獎金補貼及實物387.17萬元,其中2014年204.69萬元。2013年至2014年,所屬中電熊貓等4家單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超標準購車、公款旅遊、公款支付高爾夫球消費等,涉及金額240.85萬元,其中2014年149.38萬元。

  東航集團

  2012年至2015年初,所屬東方航空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公款報銷11.17萬元打高爾夫球費用,其中2014年4.5萬元。

  港中旅集團

  2006年至2014年,違規為高管人員發放服裝津貼等1923.89萬元,其中2014年418.86萬元,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後涉及集團領導班子成員的金額為142.85萬元。

  專家解讀

  《中國企業報》總編輯、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跟往年相比,廉潔自律方面有很大的改觀,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後,中國電子、中國海油、港中旅集團等7家企業所屬的8家單位違規發放津補貼等591.23萬元,數額相對過去下降較大,説明中央八項規定發佈後,起了很大的作用,風氣有很大的好轉。

  違規發放補貼問題,並不是央企的財務制度漏洞或財務問題,這主要是內部人員造成的,沒有領導點頭,沒有領導集體同意,這些違規的補貼是發不出來。

  對於審計報告提到“對企業追責問責制度機制不健全,違規決策等問題較為突出”,李錦表示,284項重大經濟決策中,有51項存在違規決策、違反程式決策、決策不當等問題,造成損失浪費等126.82億元。這個數量非常大,比例也比較高,很令人痛心。現在存在的問題是,主要依靠企業自行追責問責,造成監督約束弱化,以致有的問題屢審屢犯甚至積聚。現在必須明確追責問責的主體和追責問責的標準。對於央企,必須由國資委或審計署來追責,對於其他企業,由監管部門或上一級部門來追責。

  另外,追責的標準必須明確,這個標準需要監管部門或上一級部門來明確規定。這也是今年報告的亮點,明確提出要對違規決策、決策不當進行追責。

  京華時報記者陳艷

[責任編輯:李帥]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