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環京樓市夏日冰封:二手房多數進入2萬元時代

2017年06月20日 08:46:33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字號:    

  房價跌了 售樓員閒了

  環京樓市夏日“冰封”

  環京地區樓市實施“限購令”後,“北三縣”樓市開始降溫。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赴三河市燕郊地區、大廠縣、香河縣三地調研,發現目前“北三縣”樓市成交明顯趨冷,熱門樓盤紛紛降價銷售,二手房均價多數已進入2萬元時代,尤其是單價一度漲至近4萬元/平米的燕郊,當前已出現有價無市、一貸難求、購房者觀望等現象。

  “一系列政策就是為了減少成交量,穩定房價。”業內人士認為,“北三縣”樓市已進入調整期,未來價格可能還有一定下行空間。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鄒琳華表示,環北京各市縣購房政策及貨幣環境全面收緊,對短期市場構成顯著利空。但從供給方面看,受土地供應和環境承載能力限制,各大城市擴大住房供給的潛力不足,長期供求矛盾仍然存在。為進一步穩定房價,熱點城市應堅持限購、限貸等需求調控政策。同時,應通過城市群的發展,逐步緩解大城市住房供求矛盾。

  燕郊:二手房市場明顯降溫

  隨著河北廊坊樓市限購政策的升級,目前三河市燕郊地區樓市降溫明顯。自今年3月以來,截至目前燕郊多數樓盤平均每平米下降6000元左右。此輪調控後,燕郊二手房價整體下跌了約20%。目前燕郊均價為26000元/平方米。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往日燕郊熙熙攘攘的買房人群以及派發傳單的業務員已寥寥無幾,售樓處和二手房仲介門可羅雀,僅有幾個銷售人員玩著手機。多處售樓處門口張貼“二手房銷售”和“海景房”等宣傳廣告,一些仲介門店門臉上挂出“出租”字樣,另有一些仲介門店則已關閉。

  “這個月到現在都沒什麼簽單。”燕郊某樓盤一位銷售人員小張表示,偌大的售樓處大廳顯得空空蕩蕩。“據我了解,現在主要是二手房在降價,我們已經沒有新房可賣,限購政策開始執行後,外地人在燕郊買房就很困難了。”小張説。

  “我們手裏也就有700多套房子,燕郊目前大部分開發商合計可能都不超過4000套房子,這就是燕郊的存房量。”另一樓盤銷售人員小李説,由於預售證沒有下來,有的新房賣不了,今年賣的新房基本上都是2015年之前建的。

  目前,燕郊在售或待售的新盤,其中多半為花園洋房和寫字樓。位於電廠旁邊的中興尚城花都將於6月20日左右新開盤兩棟住宅樓,價格大概在2.5萬元/平方米到3萬元/平方米,燕順路上的悅榕灣項目半個月前開盤的兩棟樓每平米超3.8萬元,而碧桂園時代城公佈的參考均價在3.2萬元/平方米。

  “現在問的人多,但買的人少,符合條件的購房者已經很少了。此外,燕郊現在能賣的一手房在備案價的基礎上都有溢價。”小李透露,一套小兩居室,在首付100多萬元的情況下,開發商還要以溢價或工程抵扣款的形式加價,從而變相提高首付比例。燕郊的銀行已經提高了首付比例,目前首套房首付40%,二套則需首付50%,這令許多符合條件的購房者望而卻步。

  在限購政策的影響下,燕郊二手房市場明顯降溫,一些有資金壓力的炒房客開始出手。“現在每個小區都能找到便宜的房子。一些‘房蟲’前期押了很多房,現在急於回款,每平米比均價便宜兩三千齣售,個別房子甚至六折賣。”經紀人小王介紹,今年3月是燕郊房價的頂峰,當時首爾甜城的房價達到3.8萬元/平方米左右,近期則有二手房挂出2.2萬元/平方米的單價,很快就被人搶購。

  根據安居客網站19日數據,燕郊房價為26928元/平方米,環比5月下降3.6%。鏈家網顯示,燕郊的地鐵概念熱門樓盤首爾甜城一期總價掛牌240萬元的房子,最終以230萬元成交,單價2.8萬/平米;夏威夷藍灣總價掛牌285萬元的房子,最終成交價258萬元,單價2.9萬元/平米;天洋城的單價也在2.8萬元/平米左右。目前,燕郊一些熱門樓盤二手房已降至3萬元/平方米以下。

  不僅如此,銀行信貸收緊也加速了市場降溫。從6月13日開始,燕郊區域部分銀行二套房貸款利率上浮20%。“目前銀行貸款尚未停,但有的銀行沒額度不放款,有的銀行則上調貸款利率。”小王説,自己兩個客戶3月份簽的購房合同,直到現在銀行也沒放款。此外,在正常情況下,二手房過戶就兩天,但現在延長到4個月才能過戶,一套房子甚至要六個月時間才能走完所有流程。

  雖然燕郊樓市已大幅降溫,但一些業內人士仍看好燕郊樓市未來發展。“現在雖然房子不好賣,但實際上開發商和一些不急於用錢的房主都不著急賣。”首爾甜城一位銷售人員表示,對於燕郊而言,有幾個實實在在的利好因素,這些利好如果兌現,無疑將帶動燕郊發展。另有一位仲介人士認為,燕郊的房價目前已經進入了調整期,雖然調整時間長短不清楚,但應該不會出現大跌。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表示,隨著限購政策的出臺,燕郊樓市肯定會有回調過程,未來從限購政策力度來看,包括將來規劃和願景兌現需要一定時間,燕郊樓市價格可能還有一定下行空間,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會達到一個相對理性的水準。從中長期來看,可能會出現一個價格低點,即便將來政策有所鬆動,可能會比回調後的低點有所上漲,但出現暴漲的可能性不大。

  胡景暉表示,二手房市場並不能完全説明燕郊樓市現在普遍的市場價,新盤價格的指向性更大。從燕郊的地理位置和規劃來看,實際上對於剛需來説,燕郊等北三縣地區有一定的地理優勢。此輪限購將抑制短期炒房客,長遠來説,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北京向東疏散人口能夠承接的範圍還是很大的,對應的供應量也很可觀。就燕郊來説,未來需要在交通、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設施配套以及産業規劃方面加大發展力度。

  大廠:年初瘋狂已“收斂”

  與北京通州區臨近的河北大廠,由於優越的地理位置也受到了購房者的追捧,房價在今年年初直奔3萬元/平米。然而,在新一輪樓市限購政策下,大廠樓市也有所降溫。

  最近大廠的房産仲介似乎有點“閒”。中國證券報記者走進某家仲介門店,三名銷售人員就迎上來詢問購房意向。“最近有一些二手房總價比較低,因為房主著急置換房屋,所以現在出手還是比較合適的。”

  “年初成交量特別大的時候,房價衝到了30000元/平方米,現在稍微回落了一些,目前大概在24000元/平方米到25000元/平方米,好一些的地段回落幅度相對小一些。”銷售人員表示。

  業內人士表示,環京房價數據目前並沒有官方統計,因此很難有一個確切的數字,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北京的房價下降,類似大廠這些地方也會調整,可能會滯後北京一些,畢竟政策還有個發酵的過程。

  以北京5月房價來看,易居研究院報告指出,5月份北京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41429元/平方米,環比減少4%,同比增長22%。5月份受成交結構、政策效應等影響,價格環比下跌。

  不過,還有一部分人仍看好大廠地區的樓市發展。去年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等七部門聯合發佈《加強京冀交界地區規劃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政策規定,要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的原則,統籌北京市和河北省毗鄰區域規劃建設管理,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房天下副總裁司智認為,未來交通一體化、規劃一體化、土地一體化必然會對北三縣帶來正向拉動,北三縣的硬體設施水準也會提高。由於北三縣之前存在大量的投資客,因此正反向因素對衝並不會導致房價會出現快速反彈,北三縣房價未來會有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時間段。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必須至少繳納三年社保的政策若執行,影響會較大,因為很多人並沒有滿足這個條件,尤其是很多從北京地區過來的潛在購房者。但需要警惕的是,現在有一種違規做法,就是先預訂房子,然後由對方建立社保賬號,三年後滿足條件再交房。”嚴躍進強調,類似這种先預訂房源,當下並未簽約是無法反映在數據上的。但從數據來講,政策效應是在積極釋放,因此仍然要警惕部分並未反映到網簽數據上的成交量。

  值得注意的是,大廠此前出臺文件稱,已擁有1套住房的居民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非本縣戶籍居民家庭購買本縣首套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對於區域位置和周邊設施較好的樓盤,購房者在成交時首付會相對高於50%。因為此前樓盤備案價格相對較低,所以成交時會有溢價。

  香河:觀望情緒濃厚

  香河近一年房價上漲超過兩倍,但隨著環京區域調控政策日趨嚴厲,樓市降溫明顯。根據安居客網站6月19日數據,香河房價為18316元/平方米,比5月下降1.42%。以富力新城為例,單價從4月的24096元/平方米降至22027元/平方米。

  “雖然看房和想買房的人還是很多,但真正有資格買房的人很少。現在可以看作是成交量的‘冷凍期’。”香河某售樓處銷售員小李稱,香河本地新房不多,成交量不高,現在很多人都在觀望。

  突如其來的限購政策也讓開發商“頭疼”,一些新建小區有將近10棟樓要開盤,開發商不得不仔細斟酌如何應對限售政策。不過,在種種限制之下,也還有一部分房屋不受限購影響。

  據了解,有開發商放出了少量房屋,即使在香河沒有社保和納稅記錄也可以正常購買。這類房子主要是因為今年3月22日,香河把持外地戶口購房者的首付比從30%上調至50%後,部分購房者一時無法負擔突然高出來的首付款,放棄購買而清退。雖然是清退的房子,但此前已在房管局備案,因此不受此次限購政策影響。但房屋數量不多,只是先期在內部人中消化。

  有香河開發商稱,“只需補齊三年香河社保就有資格購買,但唯一的條件是不能貸款,必須全款。全款並不是必須一把付清,可以先付50%,剩餘50%在一年內付完就行。”

  在業內人士看來,環京、京津冀地區樓市未來政策很大程度上不會放鬆,仍會從嚴。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曉光表示,期房貸款高速增長與房地産開發貸款增速下滑形成明顯分化,反映了在本輪房地産去庫存的過程中,市場風險可能正從房地産企業部門轉向家庭部門。

  劉曉光建議,可以通過縮小實體經濟與房地産投資收益率缺口,調控房地産投機性需求,治理資金“脫實向虛”,讓資金回歸實體經濟。在具體操作中,政府可以提高房地産交易稅率或提高減免交易稅的門檻年限,同時降低實體經濟企業的各項稅負;地方政府應該減少對土地財政的依賴,結合實際情況調整首付比等信貸限制,同時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好的投融資環境;銀行應該增強對房貸的風險把控,嚴格執行首付比限制,同時加強對實體經濟的融資支援力度;監管部門則應該及時督查各項政策措施的具體落實情況,對執行不力甚至違規操作的主體給予相應懲罰。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