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房企實際在做最後掙扎?不拿地馬上死 拿了地慢慢死

2017年06月15日 08:29:16  來源:金融時報
字號:    

  預期分化:房地産行業或面臨新一輪“洗牌”

  “最近太瘋了,地拍得太貴了!”某房地産開發商投資部人士告訴記者。

  該人士的描述並不是個例。在近期熱點城市房價環比出現下跌的同時,土地市場依舊延續了此前的火爆態勢,溢價率不斷攀升。

  今年5月份,全國100個大中城市土地掛牌均價同比上漲了111%,其中一線、二線、三線城市漲幅分別為46%、81.85%和122%,均處於歷史高位水準。三線城市土地成交溢價率連續3個月接近60%的歷史罕見高水準。

  財政部公佈的最新數據也可以從側面印證上述現象。今年1至5月份,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5251億元,同比增長32.8%。

  地價越拍越貴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能否代表房地産企業對未來的預期?

  “我感覺房企實際在做最後掙扎。其實現在小開發商越來越難生存了,但他們還是得擴大規模,因為有時候規模比利潤更重要。不拿地馬上死,拿了地慢慢死。”上述人士説。

  5月份房企拿地節奏放緩

  在房地産行業,數據背離的現象尚不僅於此。例如,一邊是商品房銷售額增速的連續回落,一邊是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的不斷提高。

  自2016年10月份實施新一輪房地産調控以來,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增速連續7個月回落,至今年4月份已回落至20.1%,增速為去年9月份的一半。在此期間,房地産開發投資增速卻連續5個月不斷攀高,至今年4月份已上升至9.3%。

  不過,最新數據發生了微妙變化。國家統計局公佈,1至5月份,全國房地産開發投資37595億元,同比增長8.8%,增速比1至4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過去幾個月部分房企積極做了各類土地儲備,拿地節奏相對較快,投資節奏也相對較快,所以投資數據較好,到了5月份適當放緩也是正常的。

  投資節奏的放緩與房企融資渠道的收緊不無關係。從去年10月份以來,房地産融資全面收緊,除了作為主要融資渠道的銀行貸款和公司債外,地産企業股權融資、發行ABS、地産基金、資管融資等各類渠道均有所收緊。

  在房地産主要融資渠道紛紛收緊的情況下,房地産信託發行卻有增無減。有數據顯示,今年以來,68家信託公司共發行326隻房地産信託産品,累計為房企融資1005.5億元。

  不過據媒體報道,此前銀監會已下發《2017年信託公司現場檢查要點》,違規開展房地産信託業務被列入2017年信託公司現場檢查要點。

  數據顯示,1至5月份,房地産開發企業到位資金58989億元,同比增長9.9%,增速比1至4月份回落1.5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10497億元,增長17.3%;利用外資90億元,增長115.1%;自籌資金18008億元,下降3.4%。

  部分房企或面臨盈利難題

  “前兩年,三、四線城市的地沒人買,最近由於一、二線城市樓市受到調控,三、四線城市的地價也就漲起來了。”上述業內人士用“打地鼠”來形容房企近期的行為,“按住這頭,那頭就起來了。”

  這一趨勢與近期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價的大幅上漲相一致。中科院發佈的報告顯示,在熱點地區嚴厲的政策調控下,5月份熱點城市房價漲速整體回落。受認房又認貸、多校劃片政策試行、環京各城市聯合出臺重磅調控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北京房價環比出現首降,環京房價出現大幅下跌。但5月份重慶、廣州、青島、成都、濟南等城市房價環比漲幅仍然偏高。

  “其實在這個時點拿地很難受,政策風險很大,政府一直在出調控政策,限房價、限地價。”上述業內人士稱,如果降價,一大批房企會面臨壓力,因為很多企業負債率太高。

  據統計,107家上市房地産企業2015年到2016年兩年的新增有息債務規模高達8520億元,而2010年到2014年5年間的新增有息債務總和為8200億元。上市房企整體資産負債率從2010年的70%左右升至2017年3月末的78.52%,凈負債率從2010年的63%升至2017年3月末的132%。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其實近些年房地産企業的平均利潤率在不斷下降。即使是在去年融資成本下降、房價上漲明顯的情況下,已有112家企業的凈利潤率仍然從2015年的8.3%下降到2016年的8.2%。在此情況下,中小型、區域型房企面臨越來越大的盈利難題。

  “小開發商越來越難了,2011年到2013年市場比較差的時候就是這樣,有些小企業拿了地也不會開發,直接賣給大開發商,最後被並購。”上述業內人士説。

  張大偉認為,房地産行業兼併整合的大趨勢已不可避免。今年以來,隨著各地樓市調控加碼,企業將面臨銷售不暢、土地成本提高、融資壓力增大等問題,不排除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小房企遭遇類似難題。對於已經陷入困境的企業來説,自救難度也不小。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