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武漢11.6萬套農房長期空置 官方鼓勵市民下鄉

2017年04月08日 14:13:18  來源:政府網站
字號:    

  原標題:11.6萬套農房長期空置 武漢“黃金20條”鼓勵市民下鄉

官網截圖

  官網截圖

  武漢市江夏小朱灣,依山傍水、曲徑通幽,鳥語花香。國學教授辦書院、退休幹部開農家樂、退休教授辦民宿……告別都市繁花喧鬧,置身天地自然間,這裡成了市民下鄉創業,週末節假日呼吸清新、愉悅身心的好去處。

  4月7日,武漢市在小朱灣舉行現場會,以其為典型示範,啟動“市民下鄉、村民進城”活動。現場會公佈了鼓勵市民下鄉的20項措施,被稱為“黃金20條”。

  11.6萬套農房長期空置

  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底,武漢市6個新城區、72個街(鄉鎮)、1902個行政村、16948個村民小組,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達到98.22萬人,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68.7%。初步統計,農村房屋共有73萬套,其中長期空置農房約11.6萬套,佔農房總數的15.8%。

  形成農房閒置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農村人口市民化,二是農民長年外出務工經商,三是農村人口自然減少,四是管理不到位,五是流轉不暢。

  空置農房農戶有出租(合作)意願的,佔被調查有空閒農房農戶總數的78.2%。

  武漢市農委主任譚本忠稱,開展“市民下鄉、村民進城”活動,旨在充分利用農村空閒農房,盤活農民閒置資産,增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財産性收入,緩解農村“空心化”現象,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

  鼓勵4種人下鄉

  “市民下鄉、村民進城”活動,重點鼓勵4種人下鄉。

  一是能人回鄉。鼓勵熱愛家鄉、有經濟實力的鄉村賢達、社會名人等,返回家鄉利用農村空閒農房創業,反哺家鄉建設。

  二是企業家下鄉。有理想、經濟實力雄厚的企業家,運用先進的企業化管理理念,利用農村空閒農房創業,增加農民財産性收入。

  三是知識分子下鄉。有一定職業技能的知識人才,利用農村空閒農房等資源,運用思維創新、謀略創新、行為創新,發展農村創意經濟,提升城鄉居民生活品質。

  四是城鎮居民下鄉。有一定經濟實力、追求田園生活情趣的城鎮居民,利用農村空閒農房和土地資源,發展鄉村休閒、養生養老等産業,實現“勞動變運動、居住變休閒”。

  最高一次性獎勵10萬元

  “市民下鄉、村民進城”活動,遵循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鼓勵市民通過租賃、合作方式利用空閒農房創業創新,開辦農家樂、養老機構,組建鄉村休閒遊合作社,開展技術指導、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等。

  武漢市制定了一系列獎勵措施。

  如對通過實施土地增減掛鉤、遷村騰地,實行村莊集並的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項目,按每戶2萬元標準給予獎補。對利用空閒農房建設美麗鄉村滿足條件的,給予8萬元的基礎設施建設獎補;對組建鄉村休閒遊合作社發展休閒農業,符合條件的最高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開辦農家樂協議期3年以上,達到標準的經營戶,按農村居民農家樂同等待遇獎補;鼓勵興辦非營利性社會辦養老福利機構,興建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達到標準的一次性補貼2萬元。

  鼓勵科技人員、大學生和農業科技企業、農村合作組織,利用空閒農房開展技術指導和創業服務。對租賃空閒農房創業創新的,享受農業科技示範戶待遇,按國家基準利率給予全額貼息。鼓勵利用空閒農房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開設農村生産、生活資料服務網點。

  還鼓勵市民下鄉租賃空閒農房,開辦民間博物館,打造“博物館小鎮”,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創辦農村實體書屋,開展非遺項目的保護和傳承,並享受相關優惠政策。(李先宏、殷旭、王璐)

[責任編輯:郭曉康]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