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哈爾濱新區:東北脫困新樣本

2016年05月05日 14: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哈爾濱5月5日電 題:哈爾濱新區:東北脫困新樣本

  中新社記者 楊拓 王舒

  2015年年末,中國官方正式批復設立哈爾濱新區,這個旨在打造“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示范區”的5.4萬平方公里土地上,三處各具特色的區域被賦予了新使命。

  在哈爾濱城北,有一條松花江的支流呼蘭河,近幾年,中國北方醫藥產業的核心腹地正在這里落地開花,哈爾濱新區批復後這片“藥谷”正式成為哈爾濱新區三大組團產業之一的“健康產業”核心。

  “在哈爾濱新區大背景下,一座圍繞著醫藥產業而興起的綜合性城區已呼之欲出。”哈爾濱利民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副主任邊志強說,哈爾濱新區批復後,這一利好消息很明顯地帶動了發展,園區內多家醫藥企業今年進行擴建,加快自身發展的腳步,“2015年,園區產值167.9億元人民幣,2016年園區新建項目13個,復建項目16個。”

  “積極配套各項城區綜合設施,讓人們並非單純在這里工作,而是更加舒適、愜意地生活在這里,將新區由單一的產業聚集區發展成城市。”邊志強這樣介紹新區“產城融合”的發展理念。

  不過,單一的產業組團還不能發揮哈爾濱新區的全部功能,作為新中國制造業的搖籃,如何重新拉齊與中國東南地區的差距,需要重新匯聚高新技術孵化產業和現代裝備制造業;哈爾濱新區分別位于松北區、平房區的兩處核心產業組團正在扭轉這一局面。

  2016年一季度,哈工大“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等一係列高新技術項目先後落戶松北區,它們通過哈爾濱新區的“孵化”,從技術和吸引高端人才上改變著哈爾濱的發展戰略。同時,福特汽車等一批國際制造業巨頭已進駐哈南制造業核心區,悄然升級著哈爾濱的制造業;一座全方位、綜合性的新區正“破繭而出”,而等待哈爾濱新區的,還有常態化運行的哈歐班列,及輻射俄羅斯、蒙古國、韓國和日本的陸海交通網絡。

  2015年,中國東三省的整體GDP增速僅為5.1%,低于全國平均的6.9%。單一的經濟結構,是東北地區陷入困境的主要因素。豐富產業機構、調整產能,成為東北地區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然而,如何將資源重新整合?

  作為“探路者”的哈爾濱新區,正悄然謀劃和聚集著東北亞地區的龐大資本,重組著自身的資源。哈爾濱官方曾披露,爭取到2020年,哈爾濱新區對俄產業、經貿、科技合作層次全面升級;到2030年,哈爾濱新區與國際接軌的開放合作和自主創新發展環境基本形成;常住人口超過200萬人,成為國際化、現代化、智慧化和生態化發展新城區。

  雖然,現在的哈爾濱新區地域內,尚不能見到火熱的施工現場、大規模的城區改造,但哈爾濱正在用自身資源匯聚著“張力”。哈爾濱新區規劃參與者、黑龍江當代中俄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黑龍江省社科院研究員宋魁對中新社記者說:“黑龍江是中國振興東北戰略規劃的重要省份,設立哈爾濱新區旨在打破經濟觀念落後、產業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世人期待,哈爾濱新區的落地可以成為一個東北經濟脫困的新樣本。(完)

[責任編輯:袁楚]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