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多數旅行社不“接招” 老年遊新規“叫好不叫座”
九、十月份是老年人錯峰旅遊的高峰期,在業內有“金十銀九”之稱。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老年遊高峰有“國標”的保駕護航。
9月1日,國家旅遊局出臺的《旅行社老年旅遊服務規範》(以下簡稱《規範》)正式實施。作為老年旅遊的“國家標準”,《規範》對旅遊産品、旅遊者招徠、團隊計劃落實、接待服務、後續服務等內容,都依據老年人的特質做了細緻規定。然而,記者多地採訪發現,當前旅行社對於老年遊的態度分化比較明顯,大部分傳統旅行社出於成本考慮並未專門增設“老年團”,對於該市場仍持謹慎觀望態度,而低價旅行團仍然吸引了大批“銀發族”。
趕行程、加自費、少保障
“國標”專治老年遊“痼疾”
“前年我們幾個退休的老朋友一起報了一個臺灣6日遊。當時旅行社的人使勁介紹路線如何好,價格如何實惠,並且也説是純玩的線路,結果卻不是那麼回事。”65歲的孔先生向記者抱怨:“出行前,旅行社説價格包含了所有經典項目。結果到了地方,該玩的景點時間壓縮得厲害,還沒拍兩張照就急急忙忙要上車去下一個景點,地接的導遊還一路要給我們加自費項目。我們這些老人也沒辦法,花了1000多元玩自費項目。這還沒完,導遊還把我們拉到一個看著就不正規的購物點,讓我們買伴手禮。我們幾個堅決沒答應,結果硬是在店門口傻坐了兩個多小時。本來出門旅遊就是圖開心,結果大家玩了一肚子不快活。”
65歲的孔先生尚能報團旅行,而一些70歲以上的老年人出遊就不是件容易的事。重慶的鄧女士就有過類似的經歷:“年初家裏老人想結伴報個團去周邊國家看看風景,結果問了幾家旅行社,他們都不敢接75歲左右的老人。旅行社的人説,一般保險公司的旅遊意外險最高年齡限制是到70周歲,超過70周歲不保,主要顧慮的還是老人的健康問題,而且隨隊的醫護問題也很難保證。”
趕行程、加自費、少保障等亂象,一直是老年遊市場的“痼疾”,而9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規範》對旅遊景點、活動安排、交通工具、購物安排等老年遊諸多環節的服務提出了明確要求。“連續遊覽時間不宜超過3小時,可安排一定時間的午休”、“連續乘坐汽車時間不應超過2個小時,每個景點應安排充裕的遊覽時間”、“乘坐火車應安排座位,過夜或連續乘車超過8小時應安排臥鋪,宜儘量安排下鋪”……新規要求,老年團的行程要“節奏舒緩”,使行程安排更適合老年人自身的特點。新規對老年旅客出行的軟硬體保障措施也格外重視。硬體上要求“客車上應配備輪椅、拐杖等輔助器具”;軟體上則要求“具備緊急物理救護等業務技能”的導遊/領隊全程隨團服務,“包機、包船、旅遊專列和100人以上的老年旅遊團應配備隨團醫生服務”。
然而,記者了解到,對於老年遊“國標”,旅行社的態度不盡相同。大部分旅行社認為執行難度大而抱有抵觸情緒。記者採訪了廣東、上海、瀋陽、北京等多家旅行社,一些旅行社表示,如果老年人在70歲以上,需要提供健康證明、親屬陪同或必須購買保險。更有一家旅行社直接表示,不接收70多歲的老年人出境遊,“很多項目他們玩不了”。
“這樣的規範發佈對我們來説喜憂參半。喜的是,針對老年人的旅遊團會更加規範化,旅遊團品質也會逐漸提升,這無論對於消費者還是我們旅遊業者都是樂於看到的。但擔憂的是,旅遊成本會隨之提高,這對那些對價格敏感的老年人來説未必是一件好事。費用增加之後,老年人參團意願強不強我們目前也拿不準。”北京一家旅行社負責人也對記者坦言。
相對於傳統旅行社的謹慎,線上旅遊企業對於“國標”的執行態度更為積極。
年近60歲的劉先生第一次體驗了新規範下的老年遊,他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看到新的規範出臺,就嘗試性地在攜程報名針對我們的線路‘張家界+天門山+湘西+鳳凰5日4晚跟團遊’。出行前我們其實是有顧慮的,還仔細看了新規範的各種要求,比如老年人連續遊覽時間不宜超過3小時、老年團導遊要有救護技能等。旅遊的時候,實際上我們一次行走時間都不超過30分鐘,晚上8點前早早就回酒店休息,導遊還有急救證,這一路都舒心。我們團裏年紀大的已經80多歲了,老人家也覺得不累,玩得挺開心的。不過,還是希望嚴格執行規範能夠堅持下去,能有越來越多的旅行社給我們老年人群提供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好的服務。”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