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規避限購 灰色産業鏈“重出江湖”

2016年10月14日 16:13:06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對於國內樓市來説,最近無疑經歷了一次“大震動”:國慶前後,共計20多城先後發佈新的樓市調控政策。業內人士分析,這是新一輪調控收緊的開始,預計這股調控浪潮或將繼續,“銀十”成交量或將下滑,樓市也已迎來政策拐點。但值得注意的是,趁機鑽空子的也大有人在,一些地方規避限購等亂象猶存,假離婚、補社保或個稅的灰色産業鏈已有“重出江湖”的苗頭。

  限購限貸成調控核心內容

  記者梳理髮現,近期各地出臺的樓市調控政策中,限購限貸成為核心內容。

  在本輪出臺調控新政的城市中,基本都涉及重啟或擴大限購,其中合肥、南京限購政策比較嚴格,本地戶籍禁購第三套新房(限主力成交區域);蘇州涉及的行政範圍最大,下轄的吳江區、昆山市、太倉市也納入了限購範圍。

  限貸則是另一重點。多地的調控政策中,常見政策為提升二套房首付至四成或五成。其中,蘇州力度較大,不但第三套禁貸,二套房首付(貸款未結清)也提升到了八成;北京則進一步擴大了二套房認定範圍。

  廈門大學管理學教授戴亦一認為,從某種程度上説,這一輪市場的瘋狂跟高杠桿效應密不可分。多地限購、土地政策以及限貸政策都是從供需兩端去杠桿的典型措施。

  業內分析認為,目前出臺政策的主要以二線城市為主,而且基本都是前期房價漲幅較高的城市。“預計後續還將有更多城市升級樓市調控政策。”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這一輪限購政策,對外地戶籍的購房資格和信貸資格開始收緊,意味著房價的調控從過去的一線全面蔓延到二線城市。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各地選擇“十一”長假密集出臺政策,希望政策被市場積極吸收,不被過度地解讀。如果各地政策出臺的時間點不緊湊,會使得部分未出政策的城市面臨更大的壓力,即防範部分炒房需求從政策收緊城市轉移到政策未收緊城市。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