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中華老字號整體生存堪憂

2016年10月13日 15:04:12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前不久,本報刊發通訊《榮寶齋:老字號如何適應新市場》,對有著340多年曆史的老字號榮寶齋的發展困境進行了深入剖析。在新的市場競爭環境中,老字號如何擦亮金字招牌,突破發展的困境,不僅是關乎榮寶齋生存發展的大問題,也是所有老字號企業共同要破解的難題。

  日前,中華老字號振興計劃系列活動在京啟動,老字號創新發展成為專家熱議的話題。老字號生存面臨怎樣的困境?如何讓老字號煥發新生機?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整體生存堪憂

  稻香村、東阿阿膠、全聚德、同仁堂……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老字號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底蘊。然而,由於體制落後、與市場實際需求脫軌、傳承人才斷檔等多重原因,老字號企業發展狀況普遍堪憂。

  目前,全國由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共1128家,其中73家為上市公司。這些老字號中,諸如同仁堂、東阿阿膠、稻香村這樣不斷發展壯大的,佔比只有20%—30%;多數老字號經營情況欠佳。不少老字號甚至處於“僵屍”狀態,空有品牌,已無産品上市。

  相比之下,國外的很多老字號通過強強聯合、産品創新等途徑,把百年老店變成了享譽全球的品牌。在連續多年發佈的世界品牌100強榜單中,歐美日上榜品牌超過半數,其中很多都是老字號企業。

  “作為承載中華文明,傳承匠心精神,體現誠信經營的重要載體,中華老字號更應該肩負起新時期的歷史使命,以嶄新的姿態和風采進行改革創新,讓老字號有‘新內容’‘新亮點’‘新優勢’,煥發生機,重放光彩。”在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看來,振興老字號意義重大。

  “遭遇困難的同時,供給側改革和大國崛起,又給了中華老字號難得的時代機遇。”中華老字號振興計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尹傑指出,隨著國力的增強,崛起中的中國亦需要突破“世界工廠”“低端製造”等陳舊形象,打造以文化為核心、以品牌為載體的全新大國名片。承載著厚重中華傳統文化的老字號,無疑是中國品牌崛起的最佳選擇。

[責任編輯:葛新燕]

特別推薦
點擊排名
聚焦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