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中美網際網路論壇  >   滾動播報  >   正文

沈南鵬:年輕人主導中美創業公司

2014年12月02日 13:44:00 來源:騰訊科技 字號:       轉發 列印

沈南鵬:年輕人主導中美創業公司

  11月19日,2014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烏鎮召開。在“網際網路創造未來”分論壇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做了主題發言。以下是其發言要點。

  中美網際網路發展之不同

  零售業中國創新更多

  在美國,我感覺過去這段時間裏面,在消費網際網路應用當中特別出彩和新奇的東西反而來得比較少。

  跟美國相比,中國的創新更多的是在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擁抱也好,或者是整合也好,剛剛在座的各位都有不少跨界的討論,我們看到第一個出現這樣大的整合的擁抱的行業是零售業,從零售業往前,我們在最近的兩年當中看到在網際網路和消費行業教會的地方,也就是O2O領域裏面,中國一批企業大大簡化了本地服務當中很多環節,提供了一些非常優秀的産品。

  美國的網際網路服務業“並不精彩”

  同時,在網際網路經營當中,這是另外一個巨大的服務行業裏面,網際網路正在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這恰恰是美國看起來不那麼精彩。恐怕這跟中國線下的商業相對來講競爭力還比較弱有關,幾乎在每一個消費的子行業裏面,網際網路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到一些線下很重的行業,像教育和醫療,也已經看到了網際網路的滲透。

  中美網際網路發展共同之處

  有兩點是共通的。首先我們看到是在這些領先的企業當中,越來越多的是擁有原創的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如果説20年以前,幾乎是全世界去模倣矽谷的話,今天在每一個國家,不管是在中國、在印度、韓國,每一個應用都是根據本土企業,根據用戶的特徵和訴求開發出具有針對性的産品和應用。

  第二,在這一批的創業公司當中,年輕人起到了一個主導的作用。我們以前可能説80後創業好像是一個很新鮮的事情,今天其實80後的CEO比比皆是在網際網路行業裏面,甚至90後的創業者也是有很多地方是非常出彩的。

  這個中的原因我相信是兩個,一個是網際網路本來就是一個顛覆性的行業,所以年輕人沒有太多的社會和工作經驗,反而在有些商業模式的創新上面有更多的大膽之舉。

  第二個,今天的網際網路的主流用戶是85後、90後,這樣的CEO更加了解年輕人的運用和現實體會,他們更知道用什麼樣的産品能夠更好地服務他的客戶。

  以下為沈南鵬演講實錄:

  非常高興今天能在這裡跟大家分享,共建線上地球村。今年是網際網路發展的第20個年頭,如果説過去20年當中,最主要的主題詞恐怕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崛起在世界上所造成的巨大影響力和奇跡。大家看到阿里巴巴上市,看到中國企業不僅能夠在中國本土上是一個非常領先的企業,同時也在全球的網際網路市場當中佔據很大的份額。

  今天有兩個方面跟大家做一個分享:一個想比較一下中國和美國兩個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應用市場當中目前存在的一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其實我們看到剛剛幾位都講到了像物聯網和智慧家居這兩個都是非常重要的話題,都是熱點。我們看到美國過去幾年中以雲計算為主的網際網路應用,在網際網路佔據了半壁江山,涵蓋了軟體企業很大的地位和江山。這個行業在中國應該講還是一個比較初創期的階段,很少有應用。

  另外,在美國網際網路發展過程當中,共用經濟的現象也越來越明顯:比如講典型的企業AMMB。這個可能代表美國個人信用體系比較發達。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共用經濟、利用規模效應,大大地節省一些交易當中的成本,發揮了閒散社會的生産力,對整個的經濟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我相信AMMB對整個全球行業的酒店影響是極為深刻和持續的。

  相反在美國,我感覺在過去這段時間裏面,尤其在最近一段時間裏面,在消費網際網路應用當中特別出彩和新奇的東西反而來得比較少。跟美國相比,中國的創新更多的是在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擁抱,或者是整合。剛剛在座的各位都有不少跨界的討論,我們看到第一個出現這樣大整合的擁抱行業是實務商品,也就是説零售業。從零售業往前,我們在最近的兩年當中看到在網際網路和消費行業交匯的地方,也就是O2O領域裏面,中國一批企業大大簡化了本地服務當中的很多環節,提供了一些非常優秀的産品。

  同時,在網際網路經營當中,在另外一個巨大的服務行業裏面,網際網路正在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這恰恰是美國看起來不那麼精彩,沒有出現太多大應用的地方。恐怕這跟我們線下的商業和服務相對來講競爭力還比較弱有關。我們看到幾乎在每一個消費的子行業裏面,網際網路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到一些線下很重的行業,像教育和醫療,也已經看到了網際網路的滲透。

  儘管中美在網際網路,或者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發展已經出現一些不同的興趣點和方向,但有兩點是共通的。首先我們看到是在這些領先的企業當中,越來越多的是擁有原創的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如果説20年以前,幾乎是全世界去模倣矽谷的話,今天在每一個國家,不管是在中國、印度、韓國,每一個應用都是根據本土企業,根據用戶的特徵和訴求開發出具有針對性的産品和應用。

  這樣的一種創新能力也決定了這樣一家公司在本土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如果更多的是模倣和學習別人的技術和應用,恐怕是會很快地傳統行業當中的紅海競爭。這也意味著這些原創的商業模式恐怕有機會在比較短的時間裏面走向別的市場,走向一個全世界得到運用的産品,比如講我們看到現在像騰訊和百度都已經在世界各地的擴張當中出現了很多這樣的亮點。

  第二個我感覺中美是很相近的地方。在這一批的創業公司當中,年輕人起到了一個主導的作用,我們以前可能説80後創業好像是一個很新鮮的事情,今天其實80後的CEO比比皆是在網際網路行業裏面,甚至90後的創業者有很多地方也是是非常出彩的。其中的原因我相信是兩個,一個是網際網路本來就是一個顛覆性的行業,所以年輕人沒有太多的社會和工作經驗,反而在有些商業模式的創新上面有更多的大膽之舉。

  今天的網際網路的主流用戶是85後、90後,這樣的CEO更加了解年輕人的運用和現實體會,他們更知道用什麼樣的産品能夠更好地服務他的客戶,這也是造成了我們看到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兩地都是有一批非常年輕的CEO,可能在20歲多一點,30歲出頭就已經把公司做到十億美金起、或者幾十億美金起的規模。

  最後,儘管每個國家的本土差異很大,網際網路發展也是有不同的興趣點,但是有一點是共通的,商業有一個基本的規律,就是希望不斷地擴張,不管領先的網際網路公司,還是美國領先的網際網路公司,都在積極地擴張,尤其是海外的公司對中國的企業非常地重視。但是我們看到在網際網路領域裏面,或者在資訊科技裏面,這些公司面臨了一個比傳統企業來得更大的挑戰,傳統的GM、可口可樂、麥當勞到中國還是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作為優秀的海外網際網路公司來到中國路徑更加曲折和挑戰。

  我相信這個原因是網際網路時代非常講究用戶的體驗和本地文化,任何一個成功的企業進入另外一個區域發展必須面對挑戰。在産品的本土化上面做出更大的努力,這也是網際網路公司跟傳統的500強公司所面臨的不同的挑戰。同時,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監管政策,每個公司必須尊重本地的法律和法規,調整自己的市場和産品策略。

  總之,我們前面講到了網際網路的發展,他們對全球經濟的重塑恐怕確實可以跟工業放在一個重要性上面。中國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全世界産業競爭的格局上面,相信中國將來通過年輕人的努力,會誕生比美國更加優秀的一批創新企業,中國的商業模式也有機會能夠超越矽谷。作為眾多投資人當中的一員,我們希望作為創業者為中國的産業發展貢獻一臂之力。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騰訊科技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