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中美網際網路論壇  >   滾動播報  >   正文

時勢造英雄 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有望超美

2014年12月02日 13:50:0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轉發 列印

  劉燚/文

  即使放在全球,恐怕也沒有一個網際網路行業聚會能像烏鎮的網際網路大會這麼龐大,有如此多大佬參加;即使是G20、達沃斯大會,也未必能比這次網際網路大會吸引這麼多普通人關注——這是網際網路的力量,也是中國美國的力量。

  強大文化促進網際網路

  縱觀網際網路行業,全球有且只有兩個主宰者,美國和中國——如果説市值不是一切的話,至少也很大程度説明瞭這個現象。

  在全球市值前五的企業當中,排名是Google、阿里巴巴、Facebook、亞馬遜、騰訊;在前十名當中,中國佔據4席;而在前20名當中,美國有11席,中國有6席,日、韓有3席,歐洲和其他國家無一入選,這足以説明網際網路行業已經是中國美國,或者説是盎格魯-撒克遜文明對東亞文明。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決定網際網路行業的關鍵因素當中,文化是壁壘,在這個壁壘包圍的池塘當中,經濟體量是關鍵因素,也就是説它體現的是“文化GDP”,文化壁壘和GDP同等重要。

  首先,只有強大文化才能在網際網路行業中取得成功。這裡的強大文化,包括兩層含義:一方面是強,強才足以抵擋進攻,美國是網際網路的發祥地,也是英語國家裏的最強者,大多數拉丁語系的市場都無法抵擋歐美網際網路巨頭的進攻。所以,即使法國、德國、阿拉伯等富裕國家都曾經花費了極大的力量去發展本土的網際網路企業,但是無一成功。反之,中、日、韓、俄四國有獨特的語言文字系統,也有和歐美差距巨大的文化,才能夠自成一體。換言之,很差的英語基礎某種程度上成為了護城河。

  其次,還要大。挪威、瑞典、芬蘭、荷蘭等是經濟強國,同時也有很強大的文字系統、文化傳統,都有強大的工業、甚至傳統硬體技術企業,但是,它們卻從未建立起自己強大的網際網路企業。就是因為它們強而不夠大,不足以形成足夠的網路效應。

  正因中國有僅次於美國的市場規模,有較為強大而保守的文化,加上一些競爭壁壘,最終才得以孵化出阿裏、騰訊、百度等本土巨頭。日本有兩家公司位列網際網路20強企業、韓國有一家,也與該邏輯相關;而俄羅斯、印度的網際網路企業都比德、法、英的企業更有前途,原因也正在於此。

  中國有望超越美國

  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經約等於Google的四分之三,如果計入支付寶等業務,甚至與Google不相上下,那麼,未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是否能超越美國呢?這是完全可能的。這並不是説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技術、創新上超過美國,而是時勢造英雄。

  首先,中國經濟總量可能在2019年左右超越美國,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基礎。趨勢不可阻擋,就算是未來中國經濟明顯減速,也不會改變這個結局。而網際網路其實是一個“總量經濟”,人頭數也是非常重要的,加上強大的網路效應,美國也很難再次反撲回來。

  其次,還有一種“結構性”特色,也可以説是後發優勢。阿里巴巴之所以比亞馬遜、eBay更強大,除了業務模式之外,還因為中國的零售企業成熟度遠遜於美國,市場高度分散。最強大者如蘇寧,年銷售額不過1000億人民幣量級,而美國的沃爾瑪在4000多億美金。因此,阿里巴巴在中國的對手都沒有形成任何阻力,而亞馬遜們在美國的傳統行業對手則很難速勝。這種後發優勢,不僅造就了阿裏、京東、唯品會三家TOP20網際網路企業,實際上,百度、騰訊、小米等也分別受益於此。比如百度,就是因為中國中小企業數量更多,而使得它們更有動力投放相應的廣告。

  中美網際網路未來走勢

  網際網路還會更深入地改變傳統行業,在這一點上,中國美國未來的技術走向也會頗為相似,但是商業效果可能不盡相同。在技術走向上,大數據、物聯網、AI&BI等是大勢所趨,但是在商業走勢上,卻可能南轅北轍。

  比如,從商業競爭來説,這個行業不但會殺死、改造很多純粹的傳統行業,也會很大程度上顛覆傳統的IT行業,IBM、微軟、思科等巨頭,其盈利能力都受到網際網路公司的競爭,在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已經短兵相接。這一點在中國則顯得無足輕重,因為中國在傳統的軟體、資訊服務領域本來就沒有什麼積累,這反倒給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更大的發展空間。

  再如,中國的很多傳統行業企業不強大,必然導致眾多新的網際網路公司去顛覆傳統行業的細分領域,其難度也遠遠小于美國,中國的網際網路生態應該能容納更多的企業存在。其實,這種現象已經存在,在門戶網站方面,中國就有新浪、騰訊、搜狐、網易、鳳凰五家,美國只有Yahoo和AOL勉強算是。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中國的網際網路和製造業的結合可能要快於美國,影響力也更大。因為在整個産業鏈中,美國製造業本來就主要在高端,其自動化水準本來已經非常高了,進一步進化的方向可能是3D列印等;但是在中國,大量的製造業環節還有待網際網路化、數字化,其存在的變數也會更大。

  所以,網際網路確實可能成為中國對美國反超的領域——當然,在全球化方面,中國自身的文化特質反倒成為一種限制,綜合看來,中美共治的模式將較長時間存在。(編輯 盧愛芳 辛苑薇)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