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中國-拉共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  >   滾動播報  >   正文

中拉論壇共築一體化發展支點

2015年01月09日 10:37:00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轉發 列印
  首屆中國——拉共體論壇(中拉論壇)部長級會議將於1月8日至9日在北京召開,隔洋相望的中國和拉美將迎來雙方關係發展的新起點、新平臺和新機遇。此間專家認為,這一嶄新而全面的合作機制將成為中國和拉美對接的“粘合劑”,也將為南南合作進程注入新的活力。

  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拉經貿關係已經實現了從量到質的飛躍。當前中國已經躍升為巴西、智利和秘魯的最大貿易夥伴,也是很多拉美國家的第二大貿易夥伴。統計數據更是明確顯示,僅2014年1至11月中拉貿易額就高達2419.3億美元。在中國同拉美加勒比地區整體合作即將跨入新階段,特別是在當前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的背景下,中拉論壇召開可謂意義重大。

  從經濟層面來看,中國和拉美國家在産品結構、産業結構方面互補性較強,而且都面臨産業結構升級的挑戰,完全可以通過合作實現共贏發展。再加上近年來産能過剩壓力增大,中國企業對外投資願望不斷加強,而中國對拉美地區的投資水準仍遠未跟上進出口貿易的增幅,有著巨大的潛力。在中國企業具備實力也有資金用於海外投資語境下,中拉論壇必將為其入拉提供更多機遇。

  從政治層面來看,在國際經濟舊秩序存在的條件下,發展中國家只有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走集體自力更生的道路,才能真正發展起來。而中國和拉共體一致反對單邊主義,在廣泛領域具有著諸多利益契合點。而今中拉論壇召開就無疑將推進中拉之間的整體合作,有利於改變舊有的國際體系,創造出一個更加包容、公平,能與現階段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相匹配的新興國際關係格局。

  從現實層面來看,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背景下,中國——拉共體論壇啟動對於在更高平臺上拓寬中拉合作具有著重要現實意義。舉個例子來説,就是中國和拉共體33個成員國此次在中拉論壇上就有望確定共同的願景和工作機制並達成一些共識。以此為縮影,中拉論壇已經為中拉合作的機制化發展奠定了根基,也為強化日後的南南合作提供了新的支點。

  中拉論壇召開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大國責任。2014年7月習近平訪問拉美四國,促成中拉領導人在巴西利亞舉行歷史性首次集體會晤,繼而正式宣佈成立中國——拉共體論壇並儘早舉行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其實,中國不僅促成了中拉論壇成立,其發展還拉動了拉美國家原材料出口增強了外匯儲備,甚至還幫助拉美成功應對了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

  習近平在巴西國會發表演講時曾表示:“中國夢和拉美夢息息相通。”事實上,中拉論壇不僅促進了中拉間合作,也促進了拉美內部整體協商,有助於提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一體化程度。從這個角度來説,中拉論壇會議召開可謂恰逢其時,其甚至已經成為中拉整體合作新的支點並將開創中拉之間深入務實合作的新格局,推動著中華文明與拉美文明在交融合作中不斷實現更大發展。(弘文)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國際線上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