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  >   最新消息  >   正文

共商亞洲事 同圓亞洲夢

2014年05月21日 07:01: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上海,“亞信時間”。世界聚焦,政要雲集。

  5月20日至21日,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信)第四次峰會在這裡舉行。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峰會併發表主旨演講;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負責人或代表與會;中國正式接任2014年至2016年亞信主席國……

  一次亞信歷史上參與國家最多、規模最大的盛會,增進互信、凝聚共識、共謀發展,為亞洲乃至世界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共商亞洲事,同圓亞洲夢。

  攜手合作,亞洲主導

  “用亞洲的方式來解決亞洲的問題。”這是亞洲致力於和平與發展的有識之士共同的心聲。

  本著促進亞洲和平與合作的宗旨,1992年10月5日,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上,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倡議成立亞信。22年來,亞信不斷發展壯大,至今已擁有26個成員國、13個觀察員國家和組織,成為亞洲為數不多的跨文明、跨地域、討論地區安全與合作問題的重要平臺。

  這是一個代表廣泛的平臺,聚集了亞洲不同民族、宗教、文化和發展水準的國家。

  這是一個亞洲主導的平臺。亞信由亞洲國家發起成立,由亞洲國家設置安全議題和合作領域,就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發出亞洲國家的聲音。

  這是一個攜手圓夢的平臺。亞信峰會,順應了亞洲人民同心同向的和平發展夢想,回應了亞洲人民的現實關切,為各國共同解決亞洲安全和發展問題創造機遇。

  因時而變,隨勢而制。非傳統安全威脅上升,亞洲成為“三股勢力”和各種新威脅、新挑戰的活躍區。亞信此前已舉辦了三次峰會,呼籲消除恐怖主義,促進文明對話,為地區合作創造信任與協作氛圍,宣示了共同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決心,為維護亞洲地區的和平與安寧發揮了重要作用。

  安全合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呼之欲出,亞洲各國積極參與亞信,本身就釋放了一個強烈信號,他們願共同向世界發聲:亞洲事務應由亞洲主導解決,亞洲安全首先應當也完全能夠通過亞洲國家自身加強合作來實現。

  “亞信會議的發展歷程證明,亞洲不能簡單地照搬‘自由至上’的模式。相比西方大國主導的一些多邊機制,亞信更可看作發展中國家平等交流的平臺。”正如亞信會議秘書處副秘書長卡納特圖梅什所言,亞信充分尊重了亞洲各民族價值理念和文化多樣性,照顧了各成員國的利益,並考慮到亞洲各國國情的現實基礎,調動各國積極性,使各國為區域共同繁榮攜手努力。

  同擔責任,共贏未來

  今日亞洲,滿是生機活力。

  亞洲各國致力於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積極探索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亞洲奇跡”。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亞洲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區域合作不斷深化,貿易依存度超過50%,亞洲國家休戚與共,利益相通。

  今日亞洲,安全挑戰重重。

  歷史問題、領土爭端,隨時可能給亞洲和平帶來威脅。熱點問題頻頻發生,甚至可能陷入對抗升級的惡性迴圈。域外國家介入地區安全事務,使局勢更加複雜,衝突動蕩的風險增加。恐怖主義、制毒販毒、跨國犯罪等非傳統安全問題亟待解決。

  “共同應對沒有國界的非傳統安全威脅,是亞洲國家的唯一選擇。”中國社科院歐亞所所長李永全表示,解決非傳統安全問題需要更大的智慧、更廣泛的聯繫、更密切的合作,要拋棄冷戰思維,樹立共贏理念。亞洲需要新的亞洲安全觀,樹立不可分割的安全理念。

  “在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的今天,亞洲安全大廈需要新的觀念根基,積極探討建立符合地區特點的安全合作新架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這樣強調。

  “本次峰會最值得期待的成果大概就是‘亞洲新安全觀’的提出,它基於嚴格遵循平等對話、互利合作、和平方式解決問題等原則。我相信,本次峰會將著力於建立亞洲安全合作新機制。”哈薩克議會議員奧穆爾扎科夫的話道出了與會多國代表的心聲。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