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紀念西藏自治區成立50週年  >   中央關懷  >   正文

中央推動開放型經濟新格局 西藏大有可為

2015年08月11日 15:08:00 來源:中國西藏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西藏網訊 李克強總理3日指出,要推動中國外貿從“大進大出”轉向“優進優出”,形成開放型經濟新格局。西藏自治區一方面作為重要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在經濟發展中必須堅持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底線,另一方面,又具有與印度、尼泊爾、緬甸、不丹等南亞國家陸路接壤的區位優勢,並且,在“一帶一路”構想中,西藏擔負“推進與尼泊爾等國家邊境貿易和旅遊文化合作”的使命。因此,在“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成為“新常態”的過程中,西藏大有可為。
  在3日召開的中國裝備“走出去”和推進國際産能合作座談會上,李克強分析説,長期以來,“大進大出”發展模式帶動了國內的大量就業,也推進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但大部分利潤並沒有留在國內。“目前,我國的勞動力成本持續攀升、資源約束日益加重,‘大進大出’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必須促成‘優進優出’的開放型經濟新格局。”李克強解釋,所謂“優進”,就是從我國的長遠和根本利益出發,根據國情,有選擇地進口緊缺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重要零部件。而所謂“優出”,就是不僅要出口高檔次、高附加值産品,還要推動産品、技術、服務的“全産業鏈出口”。當前中國要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必須打造新引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同時改造傳統引擎,擴大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供給。他強調,在努力推動外貿轉型、有效利用外資的基礎上,通過對外投資、産能合作和商品出口的“三位一體”協作推進,可以有效增強我國的比較優勢,實現更高的國際化水準。
  在今年兩會期間,“一帶一路”不僅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李克強總理連提三次,而且在35個全國人大代表團審議報告時又被反覆提及。“一帶一路”這個惠及全球半數人口的戰略,再一次為西藏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期。2014年,位於日喀則的吉隆口岸擴大開放,作為國家一類陸路通商口岸,吉隆口岸可以開展一般貿易、邊境小額貿易以及邊民互市貿易等多種貿易類型,促進了中國西藏和尼泊爾邊境貿易的發展。
  有了政策“軟體”的支撐,“硬體”方面,青藏鐵路向邊境的延伸,進一步提高了西藏與南亞國家陸路貿易的便利性,西藏與尼泊爾合作成立喜馬拉雅航空公司,打開西藏航空進入國際市場的窗口。“特別是拉薩到日喀則鐵路的通車運作,為提升西藏邊境經貿水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將會促進西藏邊貿繁榮。”西藏自治區黨校副校長牛治富認為。近年來,西藏與周邊國家正探索多元化的互利合作模式。2014年,中國西藏-尼泊爾經貿洽談會升格為國家級。
  西藏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説,西藏西北方向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相對接,正南方向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南亞沿海地帶相交匯,是對國家對外開放總體戰略佈局的豐富和完善。
  2014年11月7日的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會議提出,要科學規劃,立足西藏自身發展優勢,瞄準“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結合編制自治區“十三五”規劃,統籌考慮、相互銜接。在2015年1月18日西藏自治區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上,自治區主席洛桑江村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2015年將加快建設南亞大通道,對接“一帶一路”和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推動環喜馬拉雅經濟合作帶建設。
  西藏全國政協委員索朗多吉表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為中西部少數民地區帶來重要發展契機。“無論是海上絲綢之路,還是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都橫跨西南西北的少數民族區域,是促進民族團結、鞏固邊疆,進一步加強新時期周邊安全的戰略需要。”索朗多吉説,西藏毗鄰“一帶一路”戰略帶上的新疆、青海、四川、雲南等省,又與印度、尼泊爾、緬甸、不丹等南亞國家接壤。同時,西藏與周邊國家、區域歷史上有很多傳統貿易通道,有很多文化上的交流。在“一帶一路”戰略中,少數民族區域發展的優勢將會得以充分展現。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中國西藏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