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紀念西藏自治區成立50週年  >   民族團結  >   正文

幸福院裏笑聲甜:走進民族團結家庭薄金清一家

2015年08月11日 14:23:00 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開欄的話:

  “家和萬事興”,家庭和睦關係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長,關係到社會的和諧穩定。今年2月,我區與全國同步啟動了尋找“最美家庭”活動,通過個人自薦和單位推薦等形式,共從報名參選的1157個候選家庭中評選出100戶西藏“最美家庭”,並擇優選出10戶家庭推薦給全國婦聯。在15日上午結束的全國“最美家庭”表彰大會上,由藏、漢、回組成的民族團結家庭代表薄金清和西藏音樂家庭、西藏職業婦女代表央京被評為全國“最美家庭”。

  4月末的一個清晨,下過一場雪之後,天空剛剛放晴,溫柔的陽光灑滿薄金清夫婦家鬱鬱蔥蔥的小院,攜手走過54個春秋的夫婦倆在陽光下開始了一天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

  走進薄金清老人的家,小院被兩位老人打理得井井有條。“我的老家在河北省靈壽縣。1956年參軍,在63軍188師服役,從事話務工作。”拿出家裏的好煙,倒上醇香的酥油茶,在濃濃的香味中,老人打開了話匣子。“現在兒女們都有自己的工作了,全家現在有18口人,其中有兩個重孫。我們這一家可熱鬧了,我是漢族、老伴是藏族、二女婿是回族。我們一家從來不吵架,一家人總是和和氣氣的。”説起現在的生活,老人的話像是開了閘的河水,滔滔不絕奔涌而出,眼裏全是幸福。

  “我家當時住在現在的城關區納金鄉塔瑪村,13歲就參加革命。因為當時我的表現好,14歲就被組織送到西藏公學(現西藏民族學院)學習漢語。剛學了3年,就提前回到拉薩參加革命和建設。”性格直爽、非常健談的老伴巴桑端著風乾牛肉招待我們的同時,也加入了聊天的行列。

  “那時,我在自治區氣象局一邊從事翻譯工作,一邊從事氣象觀測。每次觀測的數據都交給老金(巴桑對薄金清的愛稱),一來二往,我們就産生了愛情。當時結婚時,婚房是一座牛毛編織的帳篷,招待客人就是從組織申請得到的一斤水果糖!”回憶起戀愛和結婚的經歷,巴桑老人開懷大笑的同時,幸福的眼淚奪眶而出。

  婚後,薄金清夫婦的4個孩子相繼呱呱墜地。在那個艱苦的年代,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夫婦倆在八一農場附近開荒種地,種馬鈴薯、種白菜,沒有肥料,就到拉薩街頭拾糞便給地添肥,生活很艱辛。隨著孩子們一個個參加工作,家裏的條件也一天天得到改善,尤其是近10年來的變化最大。2008年,薄金清老人通過貸款等方式,籌資80多萬元,修建了700多平方米、有22間屋子的新房,花了10多萬元重新購買了新傢具、家用電器,把整個小院佈置一新。

  “現在,我們倆的退休工資每月加起來有近8000元,加上房屋每月出租租金8000元,使勁吃也吃不完,使勁用也用不完。”不愁吃、不愁穿、兒孫滿堂的薄金清和巴桑老人現在的生活非常幸福。

  説話間,老人的兒女們陸陸續續回家。“今天是週末,可是我們一家人聚會的日子。”面對我們的不解,老人的二女婿笑著説。

  一聽説兩口子還沒有吃中午飯,家人立刻為他們準備了清真食物。“不同的民族有著不相同的習俗,所以他們的碗筷都是單獨的,只有互相尊重了,這個家才會和諧,和諧了才會幸福。”當問到和回族女婿如何相處時,老人笑著説。

  “我是回族,剛結婚的時候總害怕因為生活習慣不同而讓家裏人感覺不舒服,可是阿爸阿媽給我買了專門的碗筷,燒飯的鍋都是專用的。”二女婿的話音剛落,一家人哈哈大笑起來。“我可是家裏的特殊分子,享受著家裏的特殊待遇。”面對家人的笑聲,二女婿無比幸福地説道。

  “生活好了,爺爺奶奶肯定給你們很多零花錢吧!平時生活也沒有以前那麼節儉了吧!”問題剛一問出,老人的兒孫們都笑了,孫女小月第一個發言:“才不呢,從小爺爺奶奶就告訴我們要勤儉節約,現在我們的孩子吃飯把米粒掉在桌子上,小傢夥都要主動把米粒撿起來,還會自言自語地説‘不能浪費糧食,粒粒皆辛苦’。現在,家裏好多舊傢具,我們都想扔掉,給他們換新的,可是爺爺奶奶不讓,總是説修一下還可以用。”

  二女兒笑著説:“阿爸阿媽對自己花錢捨不得,可是在我們姐妹幾個包括我們的孩子教育上很舍得,他們希望我們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還好我們姐妹幾個包括我們的孩子沒有讓他們失望。前段時間,我們醫院要買集資房,可是父親不讓,説是不能佔國家的便宜,所以我們家的房子都是用自己的工資買的。這次我們回家就是商量著給小妹妹買套房子,錢都是我們一家人湊的。”

  “爺爺奶奶可大方了,他們對我們就像自己的親兒女。”聽到老人子女的話,一直在一邊陪我們聊天的租客秦萬紅終於搭話了。“我在這裡已經住6年了,6年間老人不知道幫了我多少忙。沒有錢交房租,老人不但沒有催我要錢,反而幫助我解決了家裏的一些困難;他們可是很大方的,去年春節我們可都是在一起過的,他們還拿出茅臺酒招待我呢,我都喝醉了。”説到這裡,秦萬紅不好意思地笑開了。

  看到秦萬紅的囧樣,院落裏的人哈哈大笑起來。“真心把大家當成一家人,對誰都掏心窩子,感情自然好。”薄金清老人説,“家庭幸福不能僅僅局限在自己的小家,小家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還要和身邊的人搞好關係,這樣我們整個社會、整個民族就會幸福。”

  “平安如意步步高,人和家順年年好。”貼在老人家門口的這副對聯,道出了這戶民族團結大家庭裏的人們對新年的期盼。在此,也讓我們祝福兩位老人的生活越來越好。(記者 王莉)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西藏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