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2018中華文明凝心鑄魂之旅  >   滾動播報  >   正文

中華文明凝心鑄魂之旅:在安塞感受陜北新天地

2018年04月04日 20:54:00 來源:西部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4月4日,“中華文明凝心築魂之旅”2018全國網路媒體主題採訪團來到安塞, 60多人組成的腰鼓隊用熱情奔放的鼓點和秧歌,給採訪團展現出了樂觀的革命主義精神和面貌。有人評價“安塞的民歌是紅色革命根據地奏出的最嘹亮的號角”,而隨著時間的流轉,如今的安塞則將號角聲轉化為了內生的動力,吹起了民富區強的安塞風。

“中華文明凝心築魂之旅”2018全國網路媒體主題採訪活動走進安塞。

  民歌奏響革命號角 紅色根據地有了精神食糧

  安塞區位於延安市北部,是“為人民服務”的發祥地,也是“黨員承諾制”的發起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安塞是黨中央重要的後方基地,有20多個中央直屬機關設在安塞。毛澤東同志曾在安塞指揮了青化砭、蟠龍、羊馬河三大戰役,發表了兩篇著作,為革命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更令人感慨的則是安塞的民歌。安塞被文化部授予“民歌之鄉”的稱呼,據當地人介紹,包括《東方紅》等知名樂曲都汲取了安塞民歌的有關內容,並將其融入到樂譜當中。這些民歌在閒暇時豐富了邊區的生活,戰爭時期鼓舞了士氣,成為當時邊區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為革命先輩們紮根延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提供了寶貴的精神食糧,成為當時奏響革命勝利的號角。

  歌聲飛揚八十載 如今的黃土垣確實不一般

  歌聲飛過八十年,八十年來,安塞縣的發展也有了新的變化。農業是城市發展的根基,“中華文明凝心築魂之旅”採訪團一行經過安塞區高橋鎮南溝村時發現,往日黃土垣的頂部經過工程治理,已經轉變為平坦的耕地,並在上面建設起了節水滴灌蘋果園等現代農業示範區,改變了過去“1水2地7分垣”的面貌,農民發展的特色産業也不斷增收。

  目前安塞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石油機械、混凝土、天然氣等産業陸續建成,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新型工業經濟培育、文旅産業開發、農畜富民産業建設等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績,實現了新舊動能的轉換。昔日的黃土坡現在披了“綠被子”,腰鼓、秧歌、剪紙、説書等項目也得到了繼承和保護。

  據統計,2017年,安塞完成生産總值91.3億元,增長7.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3.75億元,增長10.4%;城鄉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為34502元和12258元,分別增長8%和8.8%;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5億元。這些數字意味著,安塞作為延安“副中心”城市經濟功能補充作用在不斷凸顯。

富有特色的安塞民間藝術表演。

  挑戰與機遇並存 安塞發展迎來強勁東風

  2016年10月正式撤縣設區,隨之而來的則是撤縣設區帶來體制、經濟、社會三大變革,這首當其衝的,就是市區“一體”發展,這就要求安塞不斷縮短市區與安塞城區之間的時間空間距離和基礎設施差距,通過互聯互通、市場共用,實現以市帶區、以區促市,促進業態互補、錯位發展,融合發展、同步發展。

  有變革就會有挑戰,挑戰也能轉化成發展的巨大機遇。安塞區委書記任高飛介紹説,未來一段時間,他們將圍繞“風起安塞”的發展主線,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3場攻堅戰。“按照‘市區一體、産城融合’主線,實施‘城市引領、文旅興業、能源支撐、農畜富民’戰略,把安塞建設成‘陜北新天地’。”

  根據規劃,到2020年安塞全區生産總值實現145億元,年均增長7%;三次産業結構比例調整為6.9:72.4:20.7;非公經濟佔比達到26%以上;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5%;城鄉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5萬元和2萬元,年均增長10%和12%以上。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