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2018  >   2018中華文明凝心鑄魂之旅  >   滾動播報  >   正文

記者探秘“活化石”製作工藝 雕刻細膩染彩絢麗

2018年04月02日 23:00: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記者探秘“活化石”製作工藝 雕刻細膩染彩絢麗

  “中國的皮影在陜西,陜西的皮影在華州”,儘管這句俗語耳聞已久,但當“中華文明凝心鑄魂之旅”媒體團踏入皮影館,記者還是被墻面上一幅幅皮影的生動、精緻所折服。

  華州是中國戲曲皮影戲藝術重要的源頭之一。據介紹, “華州皮影”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堪稱“中華一絕”。 2011年,皮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專家們認為,華州皮影在國內外皮影史上的地位,近似于秦始皇兵馬俑在中外考古史的地位。

  華州皮影製作選用上等牛皮為原料,經過刮、磨、洗、刻、染、綴等24道工序精工細作,一件成品需要刻三四幹刀才能做成。其雕刻是採用全國獨一無二的“推皮走刀法”,即雕刻時扎破牛皮保持不動,來回推動牛皮,這樣刻出的皮影刀口圓潤、線條流暢齊整,此技法在全國獨有。華州皮影古樸獨特,不僅有與生俱來的表演價值,還極具審美和收藏價值,它寓意深刻的紋飾和以形表義的造型方法,也是研究中國本源文化的“活化石”。

  華州皮影久負盛名,享譽國內外,由5個人工操縱17種以上的樂器來表演,正所謂“一口訴説天下事,雙手對舞百萬兵”,華州皮影戲以其造型豐富優美,雕刻細膩多變,染彩絢麗厚重,唱腔動聽委婉四大特點一直興盛不衰,流傳至今。

  近年來,華州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為進一步加快推進這項工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實施辦法,在建立名錄體系、傳承人命名、遺産普查、重點項目保護和重大宣傳活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區範圍內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氛圍已經形成。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光明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