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援藏20年  >   援藏人物  >   正文

援藏幹部老喻

2014年07月18日 14:00: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就是在這時候,處長跟我説我們的主管廳長要找我談話,進了老喻那個辦公室兼宿捨得小屋,老喻正在批閱文件,抬頭看到了我,説了一聲“坐”,且很有氣勢的從很遠處向我拋來一支煙,並不容分説的掏出打火機向我走來。我趕忙一個健步上去,並且不知所措的抽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支煙而且感覺還挺不錯。從這以後,每次見到老喻,他都要遞給我一支煙,我雖然不知道怎麼抽、也不大會抽,但每次都會很溫暖的接過來並仿佛很享受的吸上兩口。

  老喻拋給我煙之後,開始説話了:“我對你寄予厚望,小張。”老喻單刀直入,“你是我專門向自治區團委申請來的,你是名牌大學畢業生,專業又對口,所從事的社會保障工作也是近幾年來黨和人民都很關心的熱點話題,希望你努力工作,一年後能真正給西藏人民留下些什麼。”我聽了連連點頭。“另外,”老喻話題一轉,“西藏氣候惡劣,物質條件差,你年紀輕輕能來西藏做志願者我很佩服,一定要保重身體,不要做劇烈運動,一年之後健康地回到北京,到時候我們還要多聯繫。”老喻説。

  我與老喻的第一次親密接觸談話不多,但卻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是從那次起我才知道老喻也是從北京來的,是部裏派來的援藏幹部。於是在拉薩秋冬的傍晚就經常會看到我和老喻兩個人獨自“享用”整個機關食堂、我們一老一少在北京西路上散步兼“抽根煙”,晚上繁星滿天時廳裏兩個辦公室的燈還一上一下亮著。聽處裏的同志講,我來了之後老喻還真是多了個伴,之前每天晚飯時食堂裏就只有老喻一個人……

  後來,跟著老喻下鄉調研,我看到老喻晚上怎麼也睡不著,竟淩晨一點多鐘一個人獨自走進了只有零下20攝氏度和45%氧含量的寒夜,不知若有所思的他在想些什麼;在山南浪卡子縣下鄉,老喻走進一個五保戶藏族老阿媽的家時,小屋子裏一下子擠進了幾十個村民,我們走出村莊、走上崗巴拉山頭時,我看到了正午12點天空中出現的日月同輝;在阿裏調研時,我還看到老喻告訴村民們農牧民免費醫療政策,村民尼瑪伏在他身前久久不肯離去,而老喻這個扛過槍的老兵也偷偷地抹眼淚……

  在援藏兩年多的時間裏,老喻已經跑遍了全區所有的7個地市、60%以上的行政縣,行程4萬多公里,相當於沿赤道繞了地球整整一圈。這個從北京來的部委幹部最關心的、傾注心血最多的是西藏的“三農”問題。“小張,給農牧民辦事,有時真的是得帶點感情的。”老喻經常在“抽根煙”的時候跟我講。

  再後來,我對老喻的了解開始變得全方位、多角度起來。在家庭生活上,老喻是個和美家庭的一家之主,他丟下妻女跑來援藏三年,但從來沒有忘記每天晚上給愛人打個電話,在社交方面,老喻很少出去應酬,他最不喜歡的就是大吃大喝的浪費,“累得很,也沒有必要,還不如在食堂煮碗抄手”,但老喻卻總不會忘記在過年過節的時候,代表廳黨組請廳裏的單身幹部和志願者吃個團圓飯。老喻一方面破天荒地邀請全國的專家學者來西藏的學術論壇上獻計獻策,一方面還虛懷若谷地和我這個毛頭小子一起通宵達旦地討論和辯論。在兩年多的援藏時間裏,老喻已經在重要報刊上發表了7篇關於西藏經濟發展、特別是農牧民問題的學術論文,讓我這個經濟學科班出身的晚輩自嘆不如。

  當然,老喻也不是鐵打的。有一次,夜很深了,老喻突然給我發了個短信,我趕忙往老喻家裏跑,發現他正插著氧氣管一動不動地癱在那裏,那個平日裏總是精神百倍的老喻仿佛換了個人似的。老喻連續主持召開工作會議、又幾個通宵趕稿子,終於撐不住了。“這麼晚了把你叫來,真不好意思。”我趕忙跑去給老喻倒了杯熱水,又搬了個板凳坐到老喻的床前,陪他到天亮……

  大學四年裏,清華園裏的大師們用他們高山仰止的道德情操和學術成就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做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志願西藏的一年時間裏,老喻又用他慈父嚴師般的言傳身教讓我看到了一個真實生活中的孔繁森,讓我明白了什麼叫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讓我深刻的領悟到了老院長口中“追求完美、行勝於言”的真實含義。

  可以説,西藏一年,是我的第二所大學,而老喻,則是我的終身導師。(清華大學第八屆研究生支教團張哲)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 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 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青年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