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2014年索契冬奧會  >   冬奧動態  >   正文

冬奧會開啟“俄羅斯時間”

2014年02月08日 11:38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俄羅斯“冰王子”普魯申科(圖右)中國花滑選手閆涵(圖左)製圖:宋 嵩

  體驗更豐富

  萬眾矚目的索契冬奧會在當地時間7日晚拉開了帷幕,在黑海之濱的索契菲施特奧林匹克體育場中,4萬名觀眾共同見證了34年後奧運會在俄羅斯的回歸。3000多名演員和2000多名志願者參加冬奧會開幕式的表演,而主火炬盆則用被帶入太空的火炬點燃。

  冰雪之都從零開始

  地處俄羅斯南部黑海沿岸的索契一直以來都是俄羅斯夏季的度假勝地。幾年前記者在索契採訪時看到,當時的索契基礎設施水準非常一般,市內常見的大都是一棟棟的小房子,少有的幾座蘇聯時期修建的高大建築也是略顯陳舊,機場、道路條件都不是很好,城市面貌和莫斯科、彼得堡等無法相比。然而,這裡的一切在2007年徹底改變了。自從俄羅斯索契冬奧會申辦成功後,這座亞熱帶城市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索契為打造“冰雪之都”建設了大量奧運場館和基礎設施,“夏都”被賦予了“冰雪”的使命。索契冬奧會組委會主席切爾內申科表示,索契的大規模建設工程一切從零開始,場館和基礎設施的建設讓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與以往冬奧會不同的是,索契冬奧會所有場館集中在兩個場館群——沿海場館群和山地場館群。在城市南部的沿海場館群,冰球館、速滑館、花樣滑冰館拔地而起,藍白相間的建築色調為城市披上了一層冰雪外衣;在山地場館群中,數個世界級的滑雪賽場從無到有,其中,玫瑰莊園無疑是最引人關注的賽場。這座滑雪中心在西歐和美國滑雪專家的協助下建成,擁有世界上垂直落差最長的雪道。幾年時間,索契不但建成了14座大型比賽場館和綜合設施,基礎設施建設也齊頭並進:新建了阿德列爾火車站,建造了連接沿海場館群、山地場館群和奧運村的軌道捷運系統,改造了機場和高速公路。

  任何一項大型賽事的成功舉辦都與志願服務息息相關。據悉,有來自世界各地的2.5萬餘名志願者參與到本屆冬奧會中。記者曾參加了2013年舉行的喀山大運會報道,當時俄羅斯志願者的專業水準就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很多志願者都是運動員出身,還有的是俄羅斯國家隊的退役運動員,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在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後又投入到索契冬奧會的服務當中。

  辦賽熱情空前高漲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經濟水準大幅下滑,以致一段時間以來,俄羅斯沒有承辦過像樣的世界綜合性體育大賽。而隨著經濟的逐步復蘇,俄羅斯的國力也比從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了經濟基礎做後盾,俄羅斯舉辦大賽的熱情空前高漲:剛剛成功舉辦了喀山大運會和2013年莫斯科田徑世錦賽,未來5年,俄羅斯還將舉辦2015年游泳世錦賽、2016年冰球世錦賽、2018年足球世界盃,有媒體驚呼國際體壇將迎來“俄羅斯時間”。

  在俄羅斯成功申辦索契冬奧會後,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曾表示,選擇索契作為2014年冬奧會舉辦地是國際社會對俄羅斯社會經濟領域發生的積極變化的認可。索契在爭辦過程中勝出的主要原因是,俄羅斯的社會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向世人證明了,俄羅斯能夠成功舉辦這樣的賽事。

  2013年的喀山大運會,俄羅斯作為東道主一口氣拿下155枚金牌名列第一,隨後舉行的莫斯科田徑世錦賽上,俄羅斯也在時隔12年後再次登頂金牌榜。俄羅斯媒體認為,俄羅斯競技體育成績如此強勢的回歸,有利於展現和提升俄羅斯的國際形象。

  東道主想打翻身仗

  如果説本屆冬奧會還有什麼讓俄羅斯人擔心的,恐怕就要數俄羅斯軍團在賽場上的成績了。4年前的溫哥華冬奧會上,俄羅斯隊僅以3金5銀7銅的成績位列獎牌榜的第十一名,這也創造了俄羅斯隊冬奧會歷史上的最差戰績。4年之後的今天,主場作戰的俄羅斯運動員背負著“必須要成功”的巨大壓力。

  在本屆冬奧會的比賽項目中,東道主的奪金點並不少,其中在花樣滑冰、冬季兩項等大項中更是具備了一定的集團優勢。不過,承載俄羅斯人最多期望的非男子冰球莫屬。4年前的溫哥華,俄羅斯隊被加拿大隊擋在了四強的大門之外。與獎牌失之交臂,對於全國來説都相當於一場“災難”。

  而在沙依巴冰球館對面的冰山滑冰中心內,已經年滿31歲的花樣滑冰老將普魯申科還在努力捍衛俄羅斯的榮譽。在7日結束的花樣滑冰團體比賽男單短節目的比賽中,普魯申科發揮出色排在次席,對於這位去年剛剛經歷過背部手術的老將來説,著實不易。而在普魯申科身後,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選手開始承擔起重要的角色,15歲的女子單人滑選手利普尼特斯卡婭將成為俄羅斯花樣滑冰項目上新的希望。

  不過,俄羅斯軍團若想一掃上屆冬奧會的頹勢也絕非易事,冬季運動傳統強國挪威在冬季兩項和越野滑雪項目中依舊保持強勢,加拿大則在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及單板滑雪等項目上虎視眈眈。而美國雖然損失了“滑雪女神”林賽沃恩,卻在新增的12個項目中都具備很強的競爭力。東道主的翻身仗,必將是一場苦戰。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