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2014年索契冬奧會  >   冬奧動態  >   正文

冬奧觀察體育時評:奧運聖火照亮夢想

2014年02月08日 11:07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22屆冬奧會主火炬7日晚在索契點燃,當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黑海之濱的這座山城時,我們的心頭無不被夢想的力量所感動。

  100多年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從幼小到壯大,從顧拜旦腦海中如夢般的閃念,到如今燃燒成照耀全球的熊熊聖火。夢想是推動發展的力量。

  這力量,在於奧林匹克精神與時俱進的包容性。

  它包容不同文明、種族和信仰,包容夏季和冬季體育項目,包容了商業化和職業化。從而將奧運會由最初少數國家參加的運動會,發展成為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參與的盛會。奧運會如海納百川,從涓涓細流變成滾滾洪潮。歷經百餘年,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已變得更加豐富。

  這力量,在於奧林匹克精神的堅持。

  它堅持聖潔的公益理念,在市場化高度發達的體育領域,堅持防止過度商業化,奧運賽場至今依然拒絕廣告入場。它堅持公平競爭;堅持反對種族歧視;堅持反對恐怖主義……

  它始終堅持反對政治干預奧運會。美英法德等西方國家領導人以各種藉口拒絕參加本屆冬奧會開幕式,這不僅遭到了國際奧會主席巴赫的指責,更遭到了包括美國著名滑雪運動員米勒等奧運選手的批評。如今“抵制奧運”已經成為一個可恥的詞彙,是“冷戰”思維的延續。

  這力量,歸根結底在於奧林匹克精神,是人類跨越血與火的教訓提煉出的文明精華。倡導休戰如果是人們對暴力和戰爭行為的反思,弘揚和平與友誼,追求更快、更高、更強則是對未來的美好暢想。於是,奧林匹克精神,打破所有的藩籬,成為一種全人類共同追求的信仰。

  目睹火炬點燃,我們感動於它那行程6萬多公里,跨越俄羅斯廣袤國土的傳遞。我們當然無法忘記6年前,北京奧運聖火曾伴隨祥雲在神州大地傳遞。理想的種子就這樣更廣泛地播撒到古老的大地上,感動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度。奧運從此也因我們而不同。今年8月奧會聖火將再次在中國燃燒,第二屆青年奧運會將在南京舉行。中國需要奧林匹克,奧林匹克也需要中國。

  當然,我們不能不看到一個殘酷的現實,儘管經過30多年的努力,中國運動員已經在冬奧會的獎牌榜上佔據了一席之地,但中國仍然是一個冬季項目的弱國,尤其是在許多雪上項目,我們甚至無法找出參賽人選。

  但請相信,我們正處在爆發的前夜。中國正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

  從黑遼大地到雲貴高原,從崑崙雪山到水上江南,如今中國的滑雪場地超過500多處,滑雪人口接近千萬。去年,北京和張家口聯合提交舉辦2022年冬奧會的申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索契冬奧會開幕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打造冬季運動強國的新夢想。

  索契,在申辦成功後的7年時間裏,從一個僅有30多萬人口的海濱度假之地,變成了一座舉世矚目的奧運之城。這是歷史上僅有的第二次,冬奧會在非西方發達國家舉行。

  舉辦奧運會,設施並不見得豪華,規模並不見得宏大。只要符合舉辦條件,完全可以用較小的成本,實現舉辦奧運的夢想。

  下屆冬奧會,韓國的平昌將成為東道主,冬奧會如夏季奧運會一樣,走向五大洲,已成為歷史的必然。我們對北京有信心,也對張家口有信心。歷史證明,我們有向陌生領域前進的力量,我們也需要新的夢想不斷地激勵。

  聖火之下,來自全世界的2800多名運動員將在冰雪上追逐他們的奧運夢想。這象徵理想的聖火,也對我們面臨的複雜現實提出了警醒,是對我們心靈進行的洗滌,也是對我們堅持信念發出的激勵。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新華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