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2014年索契冬奧會  >   冬奧動態  >   正文

隨筆:用一瞬,去理解俄羅斯

2014年02月08日 11:09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十九世紀俄羅斯詩人丘特切夫曾説:“理性無法理解俄羅斯,她不能用普通尺度衡量,她具有獨特的氣質,對俄羅斯只能信任。”而今夜,索契,菲施特體育場,冬奧會開幕式現場,我們試圖用感性去領悟這樣一個獨特的俄羅斯,感知她的魅力。

  當名為“愛”的小女孩出現在舞臺上,用那稚嫩的聲音細數俄羅斯的名人時,她傳遞給我們的卻是一個強大民族的訊息。在這片土地上,有著碧波漣漣的貝加爾湖,有著廣袤無垠的亞歐大陸,這是俄羅斯的物質財富;這片土地上,涌現出了普希金、列賓、柴可夫斯基,他們用最美的詩句、圖畫、音符來表現俄羅斯,也世人留下無盡的文化財富;在這片土地上,更出現了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他們為俄羅斯開疆辟土,通過改革實現國家興盛……所有這些都是俄羅斯最好的名片。

  然而,這還不是俄羅斯的全部。這場“俄羅斯之夢”的演出,勾勒出這個國家的古往今來,也刻畫出這個民族的性格特徵。

  傳統的三套馬車為中世紀的俄羅斯人帶來太陽,為他們驅走了寒冬,帶來了春天,也帶來歡樂。俄羅斯人天性樂觀,開朗,他們不吝惜美酒佳肴,縱情享樂,載歌載舞,相互感染,傳遞快樂。

  彼得大帝時代,一艘艘帆船駛出波羅的海,為俄羅斯打開了通往西方的窗口。一路上,俄羅斯人尋師問道,在未知的旅途上不斷探索,最終將西方的先進技術帶回國家,打造一個強大帝國。而這段歷史,也成為俄羅斯人引以為豪的情愫。

  二十世紀,在這片土地上發生著巨變:工業化進程如火如荼,城市建設有條不紊,勤勞的俄羅斯人用雙手在創造自己的生活,改變國家的命運。正是這段時間,加加林成功完成了太空飛行,自産拉達汽車馳騁在道路上,航空研發可與美國抗衡。演出中對這段歷史濃墨重彩的描繪,不難看出俄羅斯人揮之不去的強國夢。

  整場演出設計的十分細膩,舞臺效果美輪美奐,無處不透露著主辦方的良苦用心。然而,展示奧運五環環節出現的技術性故障,則又把俄羅斯人的隨意性暴露無遺。但或許這也是真實俄羅斯的體現,這個民族性格中總是充滿著兩面性。

  其實,現場的觀眾也是當代俄羅斯的體現。他們充滿激情與活力,為國家取得的成就自豪。煙火下,掩映出的一張張笑臉正在期待通過這一場體育盛事來提振民族士氣,讓世界看到俄羅斯的崛起,俄羅斯的夢。

  索契冬奧會開幕式總製片人恩斯特曾表示,他希望借用冬奧會的平臺,向世界展現出俄羅斯的歷史和文化,讓人了解俄羅斯取得的成就。此刻,他做到了。

  “我記得那美妙的一瞬,在我的面前出現了你。”對於歷史悠久、文化絢爛的俄羅斯,我們無法從理性的角度去理解,但是也許就是舞臺上的某個美妙一瞬,某個定格,我們看到了自己眼中的俄羅斯。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