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2014年索契冬奧會  >   要聞  >   正文

中國代表團總結索契冬奧會:精彩答卷期待再寫四年

2014年02月24日 15:32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展望:“兩條腿走路”

  索契冬奧會曲終人散後,忙碌了4年的運動員和教練員終於可以借助難得的喘息之機調整與放鬆,但關於中國冰雪運動的思考卻不能因奧運會的結束而停止,也不能讓不錯的成績遮蔽了問題。2018年平昌冬奧會之前,中國冬季項目的發展將如何根據索契冬奧會的表現而調整,這個問題看似有充足的考慮時間,實際上已刻不容緩。

  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主任趙英剛認為,面對4年後的平昌冬奧會,中國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進一步提高冬季運動的競技水準和成績,使競技體育能夠在現在的基礎上發展得更快,同時項目的發展更加協調。“就是讓優勢項目進一步擴大優勢,潛優勢項目有所發展,新發展項目有所突破,基礎大項進一步擴大規模,”趙英剛在談到目標時指出。

  這個目標,實現起來並非易事,在索契冬奧會全部7個大項98個小項的比賽中,中國只有3個大項9個小項獲得獎牌,進入前8名的也只有17個小項。面對項目實力不甚均衡的局面,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索契冬奧會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肖天給出的“藥方”是“兩條腿走路”,“從政府的角度來説,還是要讓冰雪運動在群眾中更加普及,讓更多人參加到冬季項目中來,”肖天説,“從國家隊的角度講,還是要科學訓練,做好頂層設計,這是競技體育的規律決定的。”

  在索契冬奧會週期開始之前,冬運中心便針對未來8至10年間冬季運動的開展,出臺了《中國冬季運動中長期發展規劃》,與此同時,面向青少年的“冰雪的陽光計劃”、“冰雪體育長廊計劃”和“百萬青少年上冰雪計劃”也在順利開展。而在另一方面,在北京聯合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帶動下,雪車、雪橇及北歐兩項等協會已在著手成立之中,準備向民政部門註冊並加入國際組織。

  肖天介紹,今年7月將決定北京、張家口是否能夠成為申辦城市,而最終的主辦城市將在明年的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誕生。一旦北京、張家口獲得主辦權,相關項目的隊伍就將著手組建。“像雪車、雪橇這樣的項目,把場地建好,加上一些高水準的教練,我想在2022年應該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我對此充滿信心,”肖天説。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