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2014年索契冬奧會  >   要聞  >   正文

再年輕20歲會去玩單板——專訪國際奧會委員楊揚

2014年02月13日 13:14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華社記者丁旭攝

  打過癮的比賽比輸贏重要

  記:中國軍團要想重現溫哥華的輝煌是不是難度很大?

  楊:肯定是有難度的,上屆5金肯定是出很多人的意料,特別是短道的包攬。我覺得沒有必要為重復上屆的輝煌而糾結,比如説速滑,大家一直糾結能不能打破金牌零的突破,但這麼糾結可能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壓力。我倒是覺得如果能把自己放在一個展示的舞臺,人越多我越來勁,例如俄羅斯運動員,一上場,滿場的歡呼。如果這種感覺要是給我的話,就是一種展現的機會,牌不牌的都是後面的事,那樣的話大家會看得更過癮一點,給我們看一個過癮的比賽更重要,輸贏不那麼重要。就像韓天宇,那場比賽打得很過癮,短道速滑不缺銀牌,但是打得很過癮,你就會覺得很刺激。

  記:中國的冬季項目要想從整體上去提高,你覺得還需要從哪些方面努力?

  楊:首先基礎設施我們差很多,冬季項目很多是跟設施相關的。其次,從競技水準、競技項目來説,我們很多項目沒有開展,比如雪橇、雪車。在這些項目上,我們要把設施建起來,另外也要有隊伍、有人員。從發展來説,如果申辦冬奧會,我更希望真正變成一種全民的奧運會。通過這個過程,將這些設施建設起來,不僅專業運動員用,老百姓也是可以享用的。這裡面還包括設施的管理經營、青少年發展計劃等等。如果有青少年發展計劃,可以給專業運動員的輸出提供一個渠道,會激勵更多人參與,是一個良性迴圈。

  記:也就是説,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要協調發展?

  楊:到了這個時期,體育會發揮更大的價值,真正做到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兩條腿走路、並行。在特定的時期,我們國家用了有效的計劃給我們這些有天分的孩子提供了這樣的平臺,取得了好的成績。在這樣一個特定的時期,我們完成了我們的歷史任務。作為體育人,我們應該考慮在未來中國體育中承擔什麼樣的責任。申辦奧運也好,未來在組織過程中,應該把這個貫穿到其中去,而不是單單就是一個申辦。通過申辦、承辦奧運會,改變周邊人的理念、觀念,這樣才是一個有價值的奧運會。這次國際奧會開會,巴赫也對未來八年做了規劃,定了三個主題,可持續發展、公信力和青少年,我相信這也符合我們國家的發展、國家體育的發展。所以我也希望未來工作中能有這些內容,這樣我也更有動力。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