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人權論壇  >   要聞  >   正文

專家: 消除恐怖主義理想方式在於充分實現人權

2014年09月22日 13:50: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恐怖主義已成為現代文明的毒瘤,目前,有超過100個國家不同程度地受到恐怖主義的危害,中國5年發生35起暴恐事件。根治恐怖主義要先分析恐怖主義産生的根源,消除恐怖主義的理想方式在於充分實現人權,要實現打擊與預防有機結合。”9月17日下午,在第七屆“北京人權論壇”分組討論會上,眾多人權領域專家談論“反恐與人權”問題時達成如上共識。

  9月17日,北京人權研究會和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主辦的“第七屆北京人權論壇”在京開幕。今年的主題是“中國夢:中國人權事業的新進展”。針對“反恐怖與人權保障”問題,眾多專家展開激烈辯論。

  暴力恐怖主義行為危害民眾“五權”

  恐怖主義是指使用或者威脅使用暴力進行恐嚇或者引起恐慌的行為,它主要包括綁架、暗殺、投毒、爆炸、縱火、策劃組織暴亂等行為。恐怖主義行為有一套系統的理論體系作支撐,是以政治目標作為終極目標。恐怖行為具有嚴重的暴力性和恐怖性。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人權法研究中心主任楊成銘説:“中國主要面臨的暴恐威脅主要來自 東突 恐怖勢力、 藏青會 為代表的 藏獨 勢力及境內的邪教組織,如 全能神 邪教組織等。2009年7月-2014年7月,中國的暴力恐怖犯罪出現集中爆發並擴散升級階段。2009年7月5日-2014年7月30日,5年時間中國發生的暴力恐怖案件有35起,其中33起發生在新疆。共造成402人死亡,2227人受傷。給民眾生命財産安全造成巨大損失,烏魯木齊“7.5”事件直接的經濟損失就達6895萬元。”

  眾多專家一致認為,恐怖主義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危害民眾生命權、財産權、自由權、免於恐懼權、發展權的最大威脅。

  極端貧困、發展不平衡是恐怖主義産生的根源

  如何根治恐怖主義?專家認為,應該認清恐怖主義産生的根源。中央民族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韓小兵從事少數民族權益保障多年,她認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與內地在教育、醫療、住房、交通、用水用電等民生問題上的巨大差異和不平衡是引發社會矛盾的深層次原因。

  “有些少數民族民眾因為受教育程度低,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犯罪,什麼是人權?很多人是受境外恐怖勢力的誤導而被利用而從事暴力恐怖行為。”韓小兵説。尼日利亞的保羅 安德魯 格瓦查先生也認為,極端貧困、政治經濟的分化是恐怖主義産生的根源。他説,一些弱勢群體的憤怒無人理會,訴求被忽視,他們容易被恐怖主義利用成為恐怖分子。“恐怖分子給他們一點點錢或滿足他們一點訴求,他們就敢去扔炸彈殺人。”

  根治恐怖主義需充分實現人權儘快制定反恐法

  如何消除恐怖主義呢?楊成銘認為,應從頂層設計和加強民眾意識方面入手,儘快制定專門的反恐法來指導規範我國的反恐行為,併為反恐行動中的人權保護提供法律依據。同時規範反恐執法權的使用,確保執行反恐行動不侵犯公民權益。另外還需加強反恐國際合作,提高全民反恐法律意識。

  而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何志鵬卻認為,解決恐怖主義的最主要的途徑是人權,而不是單單的打擊,對付恐怖主義要實現預防與打擊相結合。

  “如果民眾的政治與公民權利在國際政治生活和國內社會都得到充分體現,就會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恐怖主義賴以生存的土壤。如果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在國際社會和國內社會更好地實現,貧富分化的問題得以消滅,恐怖主義的理由也會大大降低。如果的和平權、環境權、發展權等權利在國際社會受到更加高水準的重視,在各國的國內發展政策規劃中得以更好的貫徹落實,恐怖主義的發生幾率會大幅減少。而三種人權作為一個整體戰略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以及各國政治與法律秩序的核心之時,恐怖主義存在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都會消失,恐怖主義作為一種社會畸形現象,也會隨之消亡。” 何志鵬説。(記者張艷玲)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