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人權論壇  >   最新報道  >   正文

第七屆北京人權論壇閉幕 葉小文致辭

2014年09月22日 13:35:00 來源:中國人權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第七屆北京人權論壇閉幕式上的致辭

  中國人權研究會副會長 葉小文

  (2014年9月18日)

  尊敬的羅豪才會長、崔玉英副主任,

  尊敬的各位嘉賓,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各位代表的共同努力下,經過1天半時間坦誠、熱烈的交流和討論,第七屆北京人權論壇順利完成了各項議程,即將閉幕。我謹代表論壇主辦方中國人權研究會和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對與會的各位嘉賓、專家學者,以及所有為會議成功舉辦做出努力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自2008年以來,北京人權論壇已成功舉辦過六屆,現在又將圓滿結束第七屆。在參與國政府相關部門、有關國際組織的關心和重視下,在國際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援下,北京人權論壇代表範圍逐年擴大,論壇形式不斷創新,對話主題日趨深入,國際影響越來越大,已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在人權領域進行溝通交流的一個高層次學術平臺,被大家譽為“全球多邊人權論壇的典範”。

  本屆論壇有來自世界30多個國家、地區以及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逾百名代表參加,其中包括多個國家的人權委員會主席等部級以上官員。論壇以“中國夢:中國人權事業的新進展”為主題,緊扣當下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主旋律。與會代表圍繞中國夢的人權意義、人權的跨文化交流、國家治理創新與人權保障、反恐怖與人權保障四個分議題積極發言、各抒己見。坦誠交流中大家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深入研討中諸位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論壇取得的積極成果,必將為促進中國和世界人權事業的發展,起到積極和建設性的作用。

  剛才,三個小組推選的代表分別介紹了本小組圍繞論壇分議題討論的成果。見仁見智,發人深思。綜合大家的發言情況,受羅豪才會長委託,我也談幾點看法。

  一、中國夢的提出使人權的內涵更加豐富和深刻,賦予中國人權新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國家夢、民族夢、個人夢的有機統一。中國夢與中國人權同根同源。人權是中國夢的內在要求和實現條件,而中國夢的提出則進一步深化了人權的內涵。中國夢是包含著人權理念、人權訴求、人權價值觀的社會願景,其實現主體是人民,實現目標是人民的利益。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是每個中國人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充分發展的夢。實現中國夢,其實質是為了實現人的各項基本權利,最終達到全體人民的全面自由發展。記得北京奧運會的主題,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13億中國人民以及1億多海外華人為實現中國夢的共同訴求和努力,必然帶來人權事業的進步,必將為世界人權事業的發展提供正能量,做出新貢獻。

  二、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創新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保障人權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中國共産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要求創新國家治理方式,在國家的行政制度、決策制度、司法制度、預算制度和監督制度等重要領域進行改革。通過這些改革舉措,將為公民政治權利的實現提供更充分的空間,更好地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權利,更好地強化公民監督權的行使。國家治理體系的創新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必將使公民各項權利得到更切實的反映和滿足,為人權保障創造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使人權發展再上新的臺階。

  三、促進人權跨文化交流,推動國際人權交流與合作邁上新臺階。積極開展人權國際合作,促進人權跨文化交流,既是我們既定的工作方針,也是推動人權事業發展的基本方法。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對話乃是實現人類團結共存的必要條件,在多元文化語境下,每一種文化都可能對建立最低限度的基本人權共識提供資源,貢獻智慧。我們贊同世界各國都應保護和促進人權,願意傾聽並借鑒其他國家在人權領域的有益經驗。但與此同時,我們亦堅持人權發展有其內在邏輯,必須充分考慮各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背景,中國願本著務實、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態度,與世界各國一道,攜手努力,積極推動人權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四、堅決反對和打擊暴力恐怖主義,為人權發展創造一個和平安寧的環境。確保人的安全不僅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人權保障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恐怖主義等極端行為以暴力恐怖手段危害社會穩定,製造社會恐慌,破壞正常的生産生活秩序,嚴重威脅和粗暴踐踏公民的生命權、生存權、財産權和安寧權等各項權利。中國將旗幟鮮明地反對和堅決打擊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與此同時,中國也將借鑒國際反恐的經驗,不斷完善反暴恐立法,規範反暴恐執法,維護反暴恐司法公正,提高全民反暴恐法律意識,並加強反暴恐國際合作,最終剷除恐怖主義毒瘤,為人權發展創造一個和平安寧的環境。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在完成今天下午的參觀行程後,第七屆北京人權論壇將落下帷幕。臨別寄語,心潮難平。在座的各位,有的是我們的舊友,連續參加過多屆論壇;有的是我們的新知,第一次來到中國。但不管是老朋友還是新朋友,大家都是北京人權論壇不斷發展壯大的親歷者和見證者,更是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權交流合作的參與者和推動者。我們高度重視開展人權國際交流與合作,願與出席北京人權論壇的各位嘉賓、各位好朋友保持聯繫,加強溝通,並真誠希望大家繼續關注和參與北京人權論壇,繼續關心和支援中國人權事業的不斷發展。我們相信,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中國,一個不斷尊重和保障人權事業的中國,一個使人民更加享有充分人權的中國,必將為人類文明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衷心希望大家有機會再來中國,第八屆北京人權論壇我們再見。

  謝謝大家!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人權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