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人權論壇  >   最新報道  >   正文

俄羅斯研究員:制定中國自己的人權模式是一項重要任務

2014年09月22日 13:51:00 來源:中國人權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俄羅斯科學院研究員:制定中國自己的人權模式是一項重要任務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所中國當代歷史和政治中心主任研究員鮑羅季奇弗拉基米爾菲德洛維奇先生在17日開幕的第七屆北京人權論壇上表示,對中國人權的研究是一個最少探索的問題,同時也是當代社會人道主義和社會政治學領域最具政治化的課題之一。

  他説,大多數情況下,西方專家在某種理論框架下,總是帶著挑剔的心理評價中國的人權狀況,而且這種現象還在西方國家蔓延,有時俄羅斯也有附和之聲。

  事實上,1978年12月中國共産黨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啟動新型改革決定之後,中國領導人就確立了利用取長補短的方式進行現代化建設的路線方針,中國的社會體系開始從封閉走向門戶開放。在現階段,人權成為中國政治領導人的目標之一,在他們看來,當中國的社會制度發展到發達國家水準時,這個目標就可以實現。

  同時,一些學者認為,中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權制度的改善需要有一個過程。

  菲德洛維奇先生認為,在社會背景各不相同的社會裏,人權制度的實質和內容存在根本性差異。因此,中國的人權模式與西方社會的人權模式也互不相容。由此看來,制定中國自己的人權模式不僅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也是一項重要的學術研究任務。他希望中國的學者和政治決策者們在人權研究的道路上順利前行,取得圓滿成功。(石堅)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人權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