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抗戰70週年  >   抗戰老照片  >   正文

灑血沃中華 捐軀築長城——回望全面抗戰的史詩歷程

2015年08月12日 17:18: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灑血沃中華 捐軀築長城——回望全面抗戰的史詩歷程

  1945年9月9日,何應欽(左)在南京代表中國政府接受侵華日軍總參謀長小林淺三郎遞交的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簽署的投降書(資料照片)。

  1938年9月的秋風冷雨中,25歲的光未然由壺口渡黃河,奔赴呂梁山抗日根據地。

  岸邊拉縴的船工逆著狂風濁浪,佝僂著,匍匐著,低吼著,身軀貼著黃土地。

  目睹此情此景,壯懷激烈的年輕人創作了組詩《黃河吟》。

  音樂人冼星海得聞此詩,樂思如涌,把自己關在延安一座土窯裏6天,一氣呵成8個樂章——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

  《黃河大合唱》由此響徹神州。

  當此生死存亡之際,古老的中華民族抗爭意志澎湃洶湧,四萬萬華夏子孫的力量匯成浩浩蕩蕩的全面抗戰洪流。

  人不分黨派,地不分南北,有死無退,毀家紓難。如磐黑暗中,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旌旗獵獵,全體中華兒女以血肉築就鋼鐵長城。

  正是那“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壯抗爭戰勝了兇殘的侵略者,正是那萬眾一心、百折不回的民族精神在黑暗的歲月燃起希望之火。

  新華社發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學磊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學磊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