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湖南抗戰名城巡禮】兩岸媒體訪岳麓山(組圖)

2015年06月29日 13:14:00 來源:紅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939年由岳王廟改建而成的第四路軍陣亡將士麓山忠烈祠。

  (1939年由岳王廟改建而成的第四路軍陣亡將士麓山忠烈祠。)

國民革命軍第四路軍是湖南地方部隊,曾奉命參加圍剿紅軍的內戰和淞滬會戰,屢次戰鬥部隊損失慘重。第四路軍總指揮劉建緒為紀念犧牲的將士,于1939年修建麓山忠烈祠奉祀英烈。

  (國民革命軍第四路軍是湖南地方部隊,曾奉命參加圍剿紅軍的內戰和淞滬會戰,屢次戰鬥部隊損失慘重。第四路軍總指揮劉建緒為紀念犧牲的將士,于1939年修建麓山忠烈祠奉祀英烈。)

採訪團參觀毛澤東青年時期進行革命活動的愛晚亭。

  (採訪團參觀毛澤東青年時期進行革命活動的愛晚亭。)

兩岸媒體採訪團向73軍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敬獻花籃,默哀致敬。

  (兩岸媒體採訪團向73軍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敬獻花籃,默哀致敬。)

已經遁入空門的93歲抗戰老兵吳淞追憶抗戰往事。

  (已經遁入空門的93歲抗戰老兵吳淞追憶抗戰往事。)

  紅網長沙6月28日訊(時刻新聞見習記者 陳美淇 攝影 李長宏)24日,海峽兩岸媒體聯合採訪團走訪岳麓山,了解長沙會戰相關史實。

  早上8:45,麓山忠烈祠外一片祥和安寧,有長沙市民在此練習太極拳,樹木環繞,靜肅怡然,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和平背景下的岳麓山根本看不出任何戰爭痕跡。除了那些留在山上的歷史遺跡,時刻提醒著世人,曾經在這裡發生的過往。

  今日,是第十二屆海峽兩岸媒體來湘採訪活動暨湖南抗戰名稱巡禮第一天,上午,採訪團如約來到位於岳麓山赫石坡岳王亭下方的麓山忠烈祠。

  麓山忠烈祠是為了紀念1939年國民政府第四路軍抗日陣亡將士,將岳飛的岳王廟改為忠烈祠,裏面設有湖南抗戰史展覽。1938年10月,武漢、廣州淪陷後,湖南成為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的主要作戰區。中國軍隊先後集中了140多萬兵力,與日本侵略軍展開了一、二、三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和湘西會戰,在湖南戰場上共斃傷日軍29.3萬餘人,佔侵華日軍傷亡總數的十分之一。

  “湖南戰場是相持階段的正面主戰場,具有全局性重大意義。”湖南省文史館館員鄭佳明認為,發生在湖南境內的六次重大戰役中,影響最大的是三次長沙會戰。其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華軍隊,粉碎了日軍“以戰迫降”的戰略目標,扭轉了戰爭趨勢,使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尤其是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極大鼓舞了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抗擊法西斯侵略的決心。當時英國《每日電訊報》的文章寫到,際此遠東陰霧密布中,惟長沙上空之雲彩確見光輝奪目。”

  忠烈祠內,兩位老兵代表已端坐其中。一位是今年已經93歲的老人吳淞,另一位是96歲的譚昆山。兩位都上過黃埔軍校,也都是在戰場上經過大風大浪,如今安靜、祥和地等待著打開記憶的大們,帶領後輩們重溫戰火紛飛的年代。

  吳淞老人一身僧衣。他曾參加過常德會戰、長沙四次會戰、衡陽會戰和衡陽保衛戰。1997年,他為了給曾經在德山孤魂嶺犧牲的戰友們守靈,毅然決定皈依乾明寺,成為佛家弟子。戰爭的經歷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跡,他説出家是希望能“了生死,免輪迴。”

  另一位老人譚昆山參加了“長沙會戰”,回憶當年的戰場,他幾度哽咽:“血肉橫飛,太慘烈了!”現場,他不禁寫下“日寇侵華五十年,中華大地遍狼煙。罪行罄竹書難盡,萬古勿忘國恥痛。”以提醒世人在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時,依然能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麓山忠烈祠的後山上,座落著73軍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初夏的風很柔很軟,輕輕地清洗著烈士的陵園;初夏的雨很涼很甜,輕輕地清洗著英雄遺像的容顏;初夏的茶葉很綠很嫩,敬一杯香茶,表一份心願;初夏的黃花很素很淡,獻一個花圈,訴萬語千言。”來自博才鹹嘉小學的兩名小學生在73軍抗戰陣亡將士紀念碑前,用美妙的詩歌讚頌著烈士。採訪團一行與前來參加弔唁的人,為烈士默哀,向紀念碑獻花。

  兩岸記者還探訪了岳麓山上的長沙會戰岳麓山戰時軍事指揮所、愛晚亭及響鼓嶺長沙會戰紀念碑等重要歷史遺跡。

  採訪團團長、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時報國際副總經理陳邦鈺在參觀完後不禁感嘆:“這是兩岸人民共同的歷史記憶,這次採訪讓我們更加全面地了解這段歷史。”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紅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