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   要聞  >   正文

警惕歷史虛無主義的新變種

2015年08月24日 09:13: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歷史虛無主義是在我國影響較大的錯誤思潮之一,其主要表現是否定歷史,尤其是歪曲和否定中國共産黨的歷史和新中國的歷史,進而否定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地位和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反對歷史虛無主義是當前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重要表現。值得注意的是,隨著鬥爭的深入,近來出現了一種新的動向。有人接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口號,把馬克思主義指責為“歷史虛無主義”,顯示出一種想要把水攪渾,把圍繞歷史虛無主義的爭論變成一場混戰的意圖。以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的名義“虛無”馬克思主義,進而以更加徹底的形式否定黨和新中國的歷史,這是一種改頭換面的歷史虛無主義的新變種,對此我們不能不保持警惕。

  一、馬克思主義是怎樣被扣上“歷史虛無主義”帽子的?

  鄧小平在1992年春的南方談話中,曾對歷史唯物主義揭示的社會發展規律作了言簡意賅的概括,他説:“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後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383頁)他還説過:“我們這些人的腦子裏是有共産主義理想和信念的。要特別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下兩代,一定要樹立共産主義的遠大理想。”(《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頁)

  就是這樣一種科學的社會歷史觀點,現在卻被人扣上了“歷史虛無主義”的帽子。

  有論者這樣描述他所稱的“馬克思歷史圖式”:如人們所知,馬克思有一個歷史五階段説,即原始共産主義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産主義社會;他同時還有一個三階段説,即原始共産主義社會——階級社會——共産主義社會。三階段説與五階段説是一致的。應該説,這樣的表述雖然不太準確,也還大致符合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形態理論,與前述鄧小平的概括也不矛盾。但是,如何評價這些思想,就發生了根本的分歧和對立。鄧小平在做出上述概括時堅定地表示:“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頁)而上述觀點卻認為:馬克思把歷史終結在未來的共産主義階段,這樣的歷史圖示……是用兩頭否定中間,並把歷史終結在一個設想的未來階段。這裡所謂“用兩頭否定中間”和“把歷史終結在一個設想的未來階段”,就是該觀點所稱的“歷史虛無主義”。該觀點認為:馬克思的歷史圖示與基督教歷史圖示的確十分相似。他雖然肯定了資本主義的成就,也認為資本主義是目前世界文明高峰,但他最終還是以一個設想中的未來生活階段把資本主義的歷史否定了。在他的歷史觀中,從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都是“階級社會”,是人的本性的墮落;資本主義無論取得了怎樣的成就也是異化的,它的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社會制度與道德觀念等等都將要被徹底拋棄。這顯然脫離了啟蒙的思想路線,陷入歷史虛無主義了。

  這樣看來,該觀點主要可以概括為三條:第一,歷史是要終結的,一切歷史觀都是歷史終結論的,區別只在於主張歷史終結在未來還是現在;第二,資産階級啟蒙學者“把歷史終結在現在”,“啟蒙歷史圖示去掉未來階段,就等於是樹立了一個現實標準的原則,它指出美好的事物就存在於人們眼前的現實世界中”,這種“啟蒙歷史終結論的意義在於建立了一個現代的思維方式和新的歷史觀”;第三,馬克思的歷史觀把設想中未來的共産主義作為歷史的終結點,否定了資本主義和封建社會、奴隸社會的歷史,陷入了歷史虛無主義。

  不難看到,這一套説法的理論前提是歷史終結論,並以此為理論支撐點,評論馬克思的歷史觀,演繹出兩條結論,一是説它“把歷史終結在一個設想的未來階段”,二是説它否定了資本主義和全部階級社會的歷史,然後以此為根據,給它扣上了“歷史虛無主義”的帽子。在該觀點看來,馬克思主義認為人類社會將超越資本主義而走向更高的歷史階段,實現共産主義,就否定了以往的全部歷史並且把歷史“終結”在設想的“未來階段”,因而就是“歷史虛無主義”。

  原標題:警惕歷史虛無主義的新變種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學磊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學磊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