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  >   走進新疆  >   正文

促發展 暖人心--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成效綜述

2014年07月03日 11:1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以來,在新一輪對口援疆過程中,19個兄弟省份人財物鼎力支援,“輸血”和“造血”並舉,新疆經濟高速增長,民生難題逐步改善,天山南北各族群眾親身感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助力經濟高增長

  當前,各省市援疆幹部説得最多的話就是“上項目”“促發展”和“富百姓”.新一輪援疆在加大資金投入的同時,堅持“輸血”與“造血”、“硬體”與“軟體”、“支援”與“互利”相結合,加快推進優勢資源轉化戰略,一大批優勢項目紛紛落戶,一個個産業園區、新型城鎮加快建設,拉動了新疆經濟高速增長。

  在阿克蘇浙江産業園,浙江能源集團等數十家企業已經入駐,通過政府推動和民營企業拉動,浙江産業園已經成為浙江省産業援疆的主要平臺。

  大批浙江企業的進駐為阿克蘇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也帶動了當地老百姓致富。維吾爾族工人阿布都熱拉木在阿克蘇地區庫車紅獅水泥廠上班,他説:“浙江援疆帶來了許多企業,當地農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技能培訓和上崗就業。”

  2011年動工的澤普縣阿克塔木鄉的安居工程,如今已經發展成了熱鬧的小集鎮。小販買買提艾裏孜依提搬到了安居房商業中心的固定攤位,馕攤的生意越來越好,每天營業額有500元左右。

  “在安居富民項目推進中,農民從傳統的農牧業轉向服務性行業,在上海援建的4個縣都是普遍現象。”葉城縣恰斯米其提鄉鄉長艾克拜爾説,援疆工程不僅幫農民建了富民安居房,還教會了他們砌墻、鋪路等就業技能。

  在工業企業較少的和田地區,天津市結合當地人多地少、剩餘勞動力多的實際,實施一人一畝果、一家一棚菜、一戶一就業的“三個一”工程,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民的就業和增收難題。

  自治區發改委統計,今年19個援疆省市又計劃安排援疆項目1100個、援助地方資金106億元,重點實施富民安居工程、教育、就業及産業扶持等項目。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