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誠信  >   最新報道  >   正文

山東威海建立“紅黑榜”發佈制度 曬出清新誠信風

2014年12月17日 15:06:00 來源:威海網威海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每逢家中不開火做飯,市民李靜總喜歡到神龜餡餅去吃快餐。“神龜成立20多年,用營養美味健康的餐飲,贏得了顧客,贏得了市場。”李靜説,此前,山東省威海市公佈的誠信“紅黑榜”上,神龜餐飲有限公司紅榜上有名,這更加堅定了她的選擇。

  誠信“紅黑榜”曬出誠信新風尚。今年山東省威海市建立了誠信“紅黑榜”發佈制度,通過向社會公佈守信、失信企業名單,構建獎勵誠信、約束失信的工作機制,推進誠信威海建設制度化。

  守信人人稱讚

  今年以來,根據“誠信威海”建設要求,市文明委出臺《關於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的實施意見》,明確了29個市直相關部門和單位誠信建設制度化的重點工作和目標任務,提出紅黑榜發佈制度、失信行為懲戒、誠信經營創建活動等關鍵環節,大力營造“獎勵誠信、約束失信”“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社會環境。

  今年7月,威海市首次召開誠信建設“紅黑榜”新聞發佈會,市中級法院、市城鄉建設委等10個部門發佈了各自的誠信“紅黑榜”,或其誠信體系建設相關情況。從現場發佈的2013年誠信“紅黑榜”名單中,1315家企業和個人榮登誠信“紅榜”,150家企業和個人被列入誠信“黑榜”。

  這兩份對比鮮明的名單通過媒體公示後,在市民中引起強烈反響。“我在報紙上看到了發佈的誠信‘紅黑榜’,忍不住拍手稱讚!”高區怡園街道社區居民孫模禮説。今年60歲的孫模禮是威海建設集團的退休職工,因為從事建築工作多年,他深知誠信對於建築品質的重要,因而也更加關注各行各業的誠信建設情況。

  孫模禮説,為什麼現在存在著問題工程、問題産品,就是因為個別企業不講誠信。“市民不可能全面了解各行各業的誠信情況,政府通過誠信‘紅黑榜’的形式,把講誠信和不講誠信的企業通過報紙、網路等各種渠道公布於眾,大家在和他們打交道時就能心裏有數。”他説,在消費中大家可以用行動支援誠信企業,對失信企業繞道。

  在書店工作的于女士表示,威海樸實的風土人情,是城市守信的土壤。作為一名外來居民,她于幾年前來威海時,就被威海的誠信氛圍所感染。“買菜都是公平秤,很少短斤缺兩。東西落在計程車上,司機師傅都會通過各種方式歸還。”她説,誠信是文明城市的基石,誠信“紅黑榜”制度,讓誠信企業得到社會認可,讓不誠信企業無處可藏,文明威海的根基將越來越穩。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威海網威海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