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誠信  >   典型人物  >   正文

“誠信叔”每月只吃一兩次肉 3月湊齊數萬醫療欠款

2014年12月17日 13:22:00 來源:成都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出院3個月湊齊錢 第一時間還醫院

  雖然出院時,老鄧夫妻一再承諾將“一分不欠”,但醫生們卻從沒真的把這話往心裏去。“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兩個治好就跑了的,一年下來光是我們科就有二三十萬欠款。”文自力從醫30多年時間,從沒遇到過欠費病人主動還錢的個例,“當時這個病人我們已按貧困患者申報,實際上事情已經告一段落了。”

  令人意外的是,兩個多月後,鄧家祥的主治醫生李源接到了“還款”電話。“病人説要過來還錢!”被“驚呆”了的李源,第一時間將這個消息通報給了同事。4月份,看到懷揣現金來還款的鄧家祥夫婦時,文自力和李源都感覺心裏暖暖的。

  這3萬多元對鄧家祥一家來説,算是一筆鉅款。“就靠種地賣些蒜苗、柚子,收入很少。”黃朝芳説,因為收入太低,一個月下來只會吃一兩次肉。不過,他們從來沒想過欠錢不還。“醫生救了我的命,我還欠錢不還,咋説得過去嘛?!”説到欠錢,鄧家祥尷尬又羞澀,低頭絞著手指。

  “錢沒還回來,心裏慌得很。”回到家,跑完了報銷手續,兩人又四處找親戚朋友借錢。大姐一萬多,二姐快一萬,小妹七八千……加上之前蒲江當地醫院的欠費,兩人總共了向十幾家人借了約4萬元。“該借就借,欠了錢就必須還,哪怕累到我死那天。”鄧家祥説,身體好轉後他又能出外打工了,然後一點點把親友的欠款還上。

  記者手記

  一年幾十萬的欠費逃單,醫生們既鬱悶又無奈。但當再次面對“頭痛”的欠費病人時,卻終究邁不過一個“仁”字,總是想盡辦法去挽救生命于水火。幾萬元的欠款,對於老鄧夫妻來説,或許辛勤幾年也未必能存下,但“逃跑”卻從未出現在腦海。一紙欠條如緊箍咒,讓樸實的夫妻倆寢食難安,只因一輩子記下的“信”字。

  當冷漠、失信屢見不鮮時,人們開始滿世界尋找仁愛、誠信的影子。殊不知,它就在身邊,在你、我、他的心中。

  原標題:“欠了錢就得還,哪怕累到我死那天”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成都晚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