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嫦娥三號發射  >   最新報道  >   正文

國産電機讓“嫦娥”姑娘大腦靈關節敏

2013年12月04日 08:3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嫦娥三號2日淩晨飛天,預計本月中旬在月球虹灣區軟著陸。落月要準要穩,探測器的“神經纖維”必須靈光,“關節”必須靈敏。

  “此次嫦娥奔月和載人航太的返回有很大不同。落月任務在無空氣環境進行,不能靠降落傘,只能靠反推發動機。我們參與了反推力發動機的感測器和很多特種電機的研製。這恰恰是發達國家對中國技術封鎖的地方。”探月工程副總指揮、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總經理熊群力説。

  電機使工程中的運動部件能夠精準執行大腦指控指令。據介紹,嫦娥三號探測器各類電機30多個品種分佈于天線、電池陣、成像系統、桅桿系統、機械臂系統、探測採樣系統等各分系統,經過了數次飛行驗證,達到高水準可靠運作的航太要求,體現了國産電機的實力。

  “三姑娘”月面軟著陸,依靠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完成減速、懸停等一系列動作。而推力的選擇,則要通過一個小巧的圓柱形電機來實現。

  中國電科工程師李聽斌介紹説,電機的原理就像汽車油門,通過位移控制著閥門開闔的大小,閥門越大,流過的油量越多,發動機推力就越大。“步進電機加絲桿的組合運用是首次進入太空。”他説,大膽啟用這一方案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任務對精度要求很高。

  “三姑娘”著陸前,著陸器將進行短暫的懸停避障,掃描月面地形,選擇合適的著陸地點。掃描器的轉動由兩個小擺動電動機控制,電機的響應速度直接決定了獲得的地形圖的品質。如果掃描精度不高,圖像會扭曲變形,依照錯誤地圖降落的“三姑娘”,在與月球親密接觸時很可能摔個“重傷”。

  “玉兔”號開始月面巡視後,地面控制人員對其情況的掌握就要依靠正余弦旋轉變壓器。和其他電機不同,正余弦旋轉變壓器的作用是將運動信號轉換為電信號。比如車輪轉了幾度,電機就會記錄下來,並向系統發送一個電流信號。桅桿升多高,機械臂握的力度如何,都能通過該電機的旋轉角度來反饋。

  “電機是‘小個頭大作用,微産品大産業’。可以説,微特電機的發展,代表著裝置的先進程度。”中國電科元器件專家施進浩説。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尹賽楠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尹賽楠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