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嫦娥三號發射  >   最新報道  >   正文

嫦娥三號燃料加注五壯士

2013年12月04日 08:34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這是一群絕對算得上老資格的兵:他們的軍齡在20年以上;

  這是一群與死亡打交道的人:他們的工作環境處於高毒、高危、高爆狀態……

  他們就是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測試站地面站某連5位加注手,被譽為“燃料加注五壯士”。

  謝兆勝:生死路上走一回

  今年44歲的謝兆勝記憶力很差,這緣于21年前的一次事故。不過對於那次事故,他並不記得。

  那是在1992年的一次任務中,由於燃燒劑加注系統出現設備故障,需要進入罐中排除。可是罐中因為殘留有濃度較高的偏二甲肼蒸汽,兩名排障的戰士先後中毒窒息。

  謝兆勝主動請纓,但結果與前面兩個戰友一樣。戰友們用繩子綁住他們的身體,把他們拉了回來。

  經送醫院搶救,謝兆勝昏迷7天后終於甦醒。而另兩個戰友再也沒有醒來。

  剛剛甦醒時,他甚至連自己姓什麼都不知道。後來,他慢慢記起了家人、戰友,但記憶力遠不如從前那樣。

  本來醫生要求他住院半年,可謝兆勝只住了兩個月——看見戰友在工作,他坐不住。

  由於平時就喜歡搞修理,單位的洞庫消防系統、製冷壓縮機等設備,他都研究個遍。一次,製冷壓縮機突然壞了,離任務開始僅幾天,即使去廠家買都來不及。謝兆勝二話沒説,帶了一個助手,加了兩天班就修好了。

  曹兵:發射場的兵專家

  在同事眼中,曹兵是個響噹噹的加注專家:自學多部加注專業書籍,在30余份設備改造方案、報告中提出獨到見解,經他改進的施工方法、技術為發射場建設節約大量資金……

  “他是我們這裡的大拿,不管遇到什麼問題,有他在我們就放心了。”連指導員高仰明説。

  1992年3月,“澳星”首次發射終止後,箭體嚴重移位,溢出的大量有毒氣體瀰漫在箭體周圍,火箭隨時都有傾覆爆炸的可能。危急關頭,曹兵頂著毒氣的侵襲和灼人的熱浪,衝上去連接加注軟管和電纜插頭,經過10多個小時的搶修,200多噸的四氧化二氮被安全卸回。

  曹兵不僅技藝精,帶徒弟也不含糊。從一顆螺栓、一根管子,到一個感測器、一塊儀錶,他會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他們。10多年來,他先後培養出8名加注系統指揮員和140多名加注兵。

  劉哲理:全軍百名好班長

  劉哲理的工作平臺在塔架上。他的工作除了為火箭進行加注,還承擔對火工品的組織測試、安裝,電纜組織檢測,加注軟管清洗,儲箱進行氣檢、測試等。

  2006年的一次發射任務中,燃料加注時,加注氧化劑的活門閉合不了,燃料不斷向外揮發。此時,離發射只有36個小時。劉哲理和戰友們穿上防護服就衝了上去,一邊泄燃料一邊用中和液中和。

  由於氧化劑具有強烈腐蝕性,雖然身穿防護服,可不到3個小時,一件新的綠色防護服就全變白了。“就像粘了一層霜。”劉哲理説。

  經過10個小時的搶修,終於將氧化劑安全泄完。

  這些年來,劉哲理先後多次完成重大任務。2012年,他被評為“全軍百名好班長”。

  陳復忠:終生難忘的20秒

  今年43年的陳復忠是一名低溫火箭加注員。工作23年來,他參加過60多發的火箭發射任務,經他手加注的2000多立方米推進劑,沒有出現一次人為操作失誤和重大責任事故。

  2007年發生的那次險象環生的經歷,他至今依然歷歷在目,甚至回想起來仍有些後怕。

  “當時火箭加注已完成,按正常程式,加注連接管會脫落。沒想到一個氫排氣管沒有脫落。”陳復忠説,如果不能卸掉連接管,火箭一旦點火,將發生不可想像的後果。“更要命的是,此時距離發射只有3分鐘!”

  正在操作室的陳復忠見狀,出於職業習慣迅速啟動備保系統。沒想到,連接器只是抖了一下,還是沒有落下來。

  等待近20秒後,奇跡才出現,連接器終於掉了下來。陳復忠提到嗓子眼的心終於落了下來。一坐到椅子,身體都軟了。

  這短短的20多秒,讓陳復忠一生難忘。

  朱志輝:蒙眼摸閥門

  在發射場,朱志輝是個加注高手:可以蒙眼在不到一秒的時間裏從100多個閥門中找出任何一個指定的閥門。

  2003年,在執行“北斗一號”燃料加注任務時,加注軟體突然出現故障!

  專家和技術人員緊急檢修後仍無效果。無法加注燃料意味著火箭要推遲加注燃料,發射時間也相應要順延。上級決定進行手動加注。

  但是,因為時間很緊,所以對手動加注的速度要求很高。100多個閥門,有些要多次開關,而且環環相扣,不能錯一個。

  朱志輝臨危受命,戴著防毒面具的他的手指輕巧而快速地在密密麻麻的操作臺上跳躍著,加注程式在一道道啟動。

  6個小時後,燃料加注完畢。經過檢測,經他手動加注後液位信號的實際加注值與理論值誤差比自動加注還小,而且時間一點也不比自動加注慢。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