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博鰲論壇開幕 李克強演講  >   圖片報道  >   正文

博鰲四川之夜 旅遊的國際表達

2014年04月11日 14:06: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四川之夜現場

  四川之夜現場

  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于4月8日至11日在中國海南博鰲舉行。四川旅遊高調借勢,傾情推出“2014博鰲四川之夜”,向 3000余名境內外與會嘉賓做了一次極具創新突破的四川旅遊國際表達,成為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新亮點,也是博鰲亞洲論壇歷史上首次除國際政治經濟之外的柔性交流。

  9日晚間,在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萬泉文化廣場舉行的“2014博鰲四川之夜”,吸引了眾多境內外嘉賓。四川省旅遊局局長郝康理代表四川旅遊業界,對與會嘉賓和媒體朋友蒞臨“四川之夜”表示了熱烈的歡迎。隨後,他與來自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亞洲區副主席歐文斯先生、香港著名導演、香港電視專業人員協會會長徐小明先生一起為“四川之夜”揭幕。海南省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陸志遠先生、世界冠軍劉璇女士、美通社亞太區高級副總裁陳玉劼先生等知名人士參加了活動。

  這場以展示美麗四川為話題的“夜話”從內容到形式都更為柔軟、寬鬆和隨意,更有互動環節引發在場觀眾陣陣呼應。

  N種解讀,“tsichuan”炫彩亮相

  全新四川旅遊官方資訊平臺www.tsichuan.com正式上線。通過現場LED雙大屏展示的炫彩大氣的畫面、圖文並茂的豐富內容、磅薄智慧的架構設計和英、法、德、俄、西班牙、日、韓等7個語種的版本,極具細節的資訊服務,使現場觀眾為之震撼。

  對於“t”的含義,四川省旅遊局市場處袁世軍處長説,“t”可以從很多維度解讀,它是英文單詞中to、travel、tour、touch、taste的首字母,用中文也可詮釋為天府四川、天下四川、天地四川、天香四川等。 “旅遊不僅僅是觀光遊覽,更需要深度的接觸和品味。我們希望中外遊客除了美景,還能深入地感受到更加豐富和多元的四川。這次我們把tsichuan帶到博鰲,就是想借助博鰲論壇,推出四川旅遊的國際表達。”

  讀“最四川”圖書 品四川旅遊文化

  四川稻城亞丁,被譽為最後的香格里拉。去年,由國家旅遊局副局長王志發撰寫的《稻城亞丁告訴你》一書中文版問世,稻城亞丁以其令人震撼的美妙風景,再一次吸引了人們的目光。作者王志發從一個旅遊者的角度,用飽含深情的筆觸,為世人展示了傳説中最後的香格里拉,一個真實的稻城亞丁。

  “四川之夜”上,該書的英文版首發。作者王志發先生專門錄製了視頻,通過現場大屏講述了此書的創作過程和深切感受。

  現場還發佈了四川省旅遊局和亞馬遜(中國)聯合舉辦的“最愛四川旅遊圖書”網路評選活動結果,通過讀者和網友票選,從300余本亞馬遜(中國)網站在售的四川旅遊圖書中評出《稻城亞丁告訴你》等10本“最受讀者喜愛的圖書”;同時中國地圖出版社、成都時代出版社和化學工業出版社等三家出版社獲評“四川旅遊出版物特別貢獻獎”。

  聚合特色資源 推介旅遊新線路

  在中國的旅遊版圖上,四川省不僅以擁有五大世界自然、文化遺産而聞名,更有極為豐富又風格獨具的旅遊資源。

  此次“四川之夜”,四川巧借博鰲平臺,推出了藏區十線和最後的香格里拉——稻城亞丁之旅,南絲路之旅,大熊貓之旅和四川美食之旅。

  劉璇、徐小明、陳玉劼分別為現場觀眾抽出九寨溝、稻城亞丁等三條線路免費旅遊的6名大獎,將“四川之夜”推向高潮。

  劉璇在抽獎中表示,作為四川的媳婦,她非常樂意擔任四川旅遊形象大使,並儘快啟動四川之行。徐小明表示,四川旅遊資源和産品都是世界級的,希望今後執導的影視片能到四川取景並量身為四川拍攝大片。

  四川元素閃耀博鰲 熊貓玩偶萌翻嘉賓

  從博鰲年會嘉賓下榻的酒店到國際會議中心,呆萌的熊貓玩偶大受追捧。儘管議程緊張,眾多中外嘉賓、媒體記者和工作人員還是紛紛來到“四川之夜”展場,觀賞四川美景,抱走唐裝熊貓,佩戴夾子熊貓。而論壇合作夥伴展臺擺放的幾十余種四川旅遊資料,也最為搶手,2萬餘份資料兩天就派送完畢。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中國前駐美大使周文重先生表示,國寶大熊貓成為了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博鰲四川之夜”是四川旅遊行銷的大膽嘗試,希望能影響有影響力的人,效果值得期待。”

  活動期間,中央電視臺、新華社、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澳大利亞國際廣播電臺、美通社等國內外20多家權威媒體和海南當地媒體做了現場專訪和採訪。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人民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