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熱點聚焦  >   博鰲論壇開幕 李克強演講  >   圖片報道  >   正文

決心、信心、進取心:32位經濟“大腕”博鰲論發展

2014年04月10日 11:08: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4月8日晚,以“革新、責任、合作:亞洲尋求共同發展”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落下帷幕。同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同出席年會的32位中外企業家代表座談。座談中,習近平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

  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認為,講話中透露出的重要資訊就是中國希望“以開放換開放”。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表示,講話既有重要的政策宣示,又是公共外交的重要舉措,更清晰地讓外部世界了解中國的經濟政策和對外開放的決心。

  此前一天,習近平主席曾在論壇發表題為《共同創造亞洲和世界的美好未來》的主旨演講,引起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認為演講表明瞭中國對繼續推動亞洲和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事業的堅定決心。

  習近平主席在7日發表的主旨演講中評價本次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主題“很有現實意義”,並談到“相信大家能夠充分發表遠見卓識,共商亞洲和世界發展大計,為促進本地區乃至全球和平、穩定、繁榮貢獻智慧和力量”。

  眾多參會代表表示,習近平主席的演講“令人鼓舞”。這也令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的1400名參會代表,在3天的年會時間裏各抒己見,橫跨各個領域熱烈探討共同發展問題。

  加強合作 推動共同繁榮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 (人民網記者彭亮 攝)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方首席代表曾培炎提出“亞洲基礎設施合作倡議”,並建議為此建立專門的多邊投融資平臺。他説,在後金融危機時代,亞洲各國面臨著“保增長”與“調結構”的兩難困境。通過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使之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催生新的産業門類,就成了加快結構調整、同時確保增長與就業的必然選擇。為此,曾培炎提出“亞洲基礎設施合作倡議”(Asia Infrastructure Cooperation Initiative,AICI),建議將亞洲經濟體各自進行的基礎設施開發建設,作為一個大棋局、大規劃來推進,各經濟體之間就跨國跨區域跨流域基礎設施的網路化,進行共同願景探討與交流,按各專業領域逐項形成共識或規劃,並據此制定各經濟體相應的中長期規劃與安排。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人民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