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瓊瑤訴于正侵權案終審維持原判 專家:多措並舉保護原創

2015年12月21日 09:4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專訪瓊瑤:原創作者的積極性要保護

  “我始終堅信法律會有一個公平公正的判決。在經過將近2年的焦灼等待後,這一天終於到來。”瓊瑤坦言,在獲知二審判決結果的那一刻,她心情激動。“這不僅僅是對我個人權益的維護,也是對所有原創作者的尊重。”

  “近年來,大陸影視市場發展迅速,影視劇的創作也呈現出井噴式的態勢,從編劇的角度而言,市場的欣欣向榮帶給我們更多的機遇,但也對編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瓊瑤認為,好的劇本應該兼顧內容、品質、正能量、價值觀和教育意義,一部優秀的劇本離不開編劇多年不間斷的辛苦學習和艱辛創作,要真正靜下心來,耐得住寂寞,才有可能為觀眾奉獻出優秀的影視作品。

  “靠抄襲、炒作的手法來吸引觀眾,短期內或許能夠博到眼球,但長遠來看,還是要靠作品立身。”瓊瑤説。

  瓊瑤認為,文藝作品本身是一種全新的創造,是創新的體現。一部好作品凝聚的可能是一位編劇的青春、經歷、激情、熱忱和才華,背後是多少年的積累和不間斷的學習。好的文藝作品一旦出現,可能會影響幾代人,甚至改變許多人的命運。因此,對於原創作者的辛勤勞動,應當予以尊重。

  “現在大陸越來越重視對於智慧財産權的保護,讓人欣喜。但也要看到,我們的維權之路仍然相對比較艱難。”瓊瑤坦言,在發現被侵權後,她並沒有立刻想要訴諸法律,而是嘗試著與多方進行溝通,但效果均不太理想。在維權的路上,她曾多次為此傷心、流淚,最終,不得不選擇通過訴訟維權。

  “如果可以,我希望今後能夠有更多的途徑去解決或者幫助協調解決侵權事宜,而不僅僅只靠編劇一人之力。”瓊瑤説。

  對於侵權賠償的錢款如何使用,瓊瑤表示,扣除訴訟成本之後,她將如數捐贈給大陸的慈善機構。

  “我知道很多偏遠地區缺乏師資。希望小學已經蓋了很多,老師卻因為地處偏遠,薪資不夠而放棄。也希望能夠資助大學生原創劇本,培養原創人才。”瓊瑤説。

  專家建議:多措並舉保護原創

  近年來,我國文化産業發展迅速,但隨著而來的是,影視劇涉嫌抄襲的消息屢見不鮮。“借鑒”來的作品往往出品快、省力氣、來錢多,成為一些作品吸引眼球的“法寶”,折射出文藝創作的浮躁之風。專家建議,應多措並舉保護原創。

  北京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董媛媛認為,瓊瑤訴于正案的判賠金額較大,保護力度值得肯定。“應該加大侵權成本,讓侵權者不敢心存僥倖,減少贏了官司、輸了市場的現象,加強影視産業的相關單位和從業者的版權意識和信用意識。”

  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條法司原司長尹新天此前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國目前的智慧財産權侵權案件採取的是“填平原則”,即原告方損失多少,被告方來填平。這種原則主要是對被侵權方的一種補償,而對侵權方而言缺少懲戒。實踐中“贏了官司,輸了市場”的現象一定程度存在。而國外對於智慧財産權的保護則十分嚴厲,“天價”賠償金也屢見不鮮。

  董媛媛認為,影視創作的核心是創意,從法律的角度只有形成版權作品才有資格成為被保護的對象。從文藝創作的特點是或多或少會有合理借鑒,可能有意無意用別人的橋段、風格、樣式結構,具體到什麼程度會構成侵權應進一步明確法律紅線,讓從業者更加“心中有數”。

  編劇汪海林認為,除了嚴守法律底線,在行業層面應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加強對成員的管理甚至做出處罰,“比如多次被投訴就在行業內進行限制、懲罰,建立逐出機制,讓違規的從業者沒有立足之地。”(記者涂銘 熊琳 林苗苗 李寒芳)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