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有關部門將於明年1月1日起進一步擴大和放寬臺灣居民在大陸申請設立個體工商戶的行業領域、地域範圍及經營條件。兩位大陸專家16日在北京表示,這一政策很“接地氣”,為臺灣基層民眾到大陸開展商業活動提供了更多空間和機會。
當日,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院長趙旭東接受兩岸和香港記者聯合採訪,分析了該政策的三大亮點。
一是行業領域從零售業、餐飲業兩項擴大至廣告、包裝服務、服裝及家庭用品批發、文具用品批發等24項,涉及國民經濟行業分類的12項大類,32項中類和100項小類。開放的領域相當豐富,為臺灣投資者提供了更大平臺。
二是開放地域,在原有9省市基礎上新增加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達到26個,除西藏、新疆、內蒙古、甘肅、青海外全在列。各地的習慣、需求不同,投資者可以多多挖掘。
三是經營條件,取消對從業人員不超過10人和營業面積不超過500平方米的限制。此次開放的倉儲行業本就很耗費經營面積,取消限制給了投資者更多機會。
劉俊海還特別指出,臺灣居民在申請時無需辦理外資審批程式,這充分體現了“兩岸一家親”,也防止投資者因審批時間過長錯失商機。
不難發現,此次開放的領域都集中在第三産業。趙旭東表示,臺灣在服務業領域有很強競爭力,比如在廣告、商務服務、軟體開發等行業有獨特優勢,其先進的管理經驗值得學習。開放將促進兩岸經營者開展更廣泛合作,從而推動兩岸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也會對大陸個體工商戶形成更多競爭壓力,促使大家改善管理,讓普通消費者受惠。
據悉,截至2015年11月底,臺灣居民在大陸已設立3500多個個體工商戶。目前這些個體工商戶總體經營狀況良好,其中有許多已發展壯大。劉俊海表示,此次進一步開放,給有志於來大陸投資興業的臺灣青年提供了更加友好的投資環境,個體戶規模雖小,但他們可以從此起步,再向外擴展,未來也有機會設立更大公司。
當被問及此時頒布利好政策是否有特殊意涵時,趙旭東表示,這是大陸對臺政策的延續,並非針對臺灣“大選”。近些年,兩岸在經貿等領域聯繫密切,不斷尋求擴大合作途徑,希望未來兩岸的合作也能不斷深化。(記者 鄭巧)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