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聚焦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中國舉辦有底氣 展示開放性

2015年12月16日 18:0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于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烏鎮舉行,港澳臺地區媒體關注稱,繼去年出現全球“網路龍頭”共聚一堂的驚人景象後,今年除了“星光熠熠”的業界代表與專家外,再加碼習近平親自出席,以及多位外國領導人出席,把活動直接拉到世界最高等級。探討網際網路的共用與共治,峰會對完善多邊、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有相當大的積極意義,也充分體現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開放性,實現發展共贏。

  習近平現身“加持” 網路躍升國際戰略

  臺灣《旺報》16日報道稱,習近平出席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其傳遞出來的訊號已超出網際網路本身,除了向全世界展現大陸科技強大,也將以此成為國際戰略,在“一帶一路”上,今天的網路大老未來可能都要肩負“張騫”角色。

  15日公佈的《中國網際網路20年發展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網民數量已達到6.68億,規模全球第一,寬頻接入端口4.07億,覆蓋到所有城市、鄉鎮;而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也已成為全球網路公司10強。

  該文指出,這就是大陸舉辦“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底氣”,網路可能是中國大陸與西方先進國家差距最小的産業,甚至在多項領域已經超前,去年第一屆的大會能讓蘋果、高通、微軟與大陸業者們“平起平坐”,就能看出勢力的反轉。

  香港《星島日報》16日報道稱,與首屆大會僅僅只隔一年時間,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16日又在烏鎮開幕。中國官方對此次大會“高度”重視,在規格、規模上都比上屆大大提高。

  烏鎮峰會構築“數位絲路”

  《澳門日報》16日社論表示,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主題是“互聯互通,共用共治——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探討網際網路的共用與共治,峰會對完善多邊、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有相當大的積極意義,也充分體現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開放性,實現發展共贏。

  社論稱,自去年第一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舉行以來,中國網際網路經濟持續高歌猛進。十八大之後,網際網路産業與資訊化發展已上升成為國家層面的戰略高度。網路也成為了現代人的生活場所,它沒有邊界與國土的限制,迅速、活躍、繁榮已成為網際網路世界的真實寫照。

  網際網路改變生活已不再是一句口號,網際網路切切實實引領著未來,網際網路搭建的網路空間已經是人類新生活空間的一部分,國際社會間也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世界離不開網際網路,民眾離不開網際網路,網際網路與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個體的利益息息相關。在互聯互通的命運共同體裏,互聯互通成了無遠弗屆的“數位絲綢之路”。

  香港《文匯報》16日援引中國網路空間研究院院長楊樹楨的分析表示,經過20年發展,中國逐步從網路大國走向網路強國,探索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網際網路發展之路,形成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經驗,網際網路已成為國家經濟社會運作的重大公共基礎設施。

  《澳門日報》文章説,網際網路迅速席捲世界,來勢之猛,大於以往任何一次技術革命。這次烏鎮網際網路峰會的意義,就是為了在網際網路發展方面尋找共識,減少分歧,不搞對抗和互借經驗,以“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態度去面對各國網路發展中所遇見的共同性問題,最終構建起一個惠及全世界的“網路空間”和“數位絲綢之路”,讓世界人民一起分享網路發展帶來的紅利。期望經過這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努力,明天的網路會更加適合世界,更融入世界人民的生活。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寧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寧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