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專家稱“十三五”時期兩岸合作有“先發優勢”

2015年12月12日 14:52:00 來源:人民政協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日前在臺北表示,過去30多年兩岸經濟合作賺的是血汗錢,明年兩岸邁向中高端經濟合作後,將靠智慧賺錢,而這方面臺灣企業的優勢相當明顯。他也認為,兩岸企業在“十三五”期間具有“先發優勢”。

  張燕生是在臺北出席由臺灣《經濟日報》主辦的2015第六屆“兩岸經濟産業合作大趨勢論壇”上,做上述表示的。據了解,本屆論壇以“‘十三五’規劃下的合作契機”為主題,邀請了兩岸經濟學者與企業領袖,共同探討“十三五”期間的兩岸合作機會。

  張燕生表示,大陸“十三五”規劃的重點,第一是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包括提出“一帶一路”及提供全球公共産品;第二是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這也包括人民幣國際化。至於“十三五”規劃對臺灣的影響,他認為,自明年開始,兩岸企業將攜手開闢新市場,包括擴大對歐洲、北美、中南美及非洲的市場,通過合作走向世界。

  他指出,兩岸企業在“十三五”期間具有“先發優勢”,例如生物技術,兩岸就站在同一起跑線,大陸的高鐵、核電具有優勢,而臺灣的半導體産業技術領先,兩岸合作發展出新産業、新業態,將可影響全世界。

  兩岸企業家峰會秘書長陳瑞隆在論壇中指出,兩岸企業在大陸“十三五”時期的“先發優勢”並不是夢想,兩岸可以在建立共同標準下,進行共同研發、共同製造和銷售。他表示,在“十三五”規劃中,兩岸中小企業將有更多合作機會,而“一帶一路”除了鐵路、公共設施、基礎建設之外,兩岸在資訊産業也有很大的合作機會。

  臺灣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則表示,大陸“十三五”規劃中,臺商很關心開放“二胎”商機,此外,大陸現在約有兩億銀發族,養老和殯葬商機也引發兩岸業界關注。

  蔡練生認為,在“十三五”期間,文創、農村旅遊、城鎮化、智慧城市等領域,臺灣也有很大的參與機會,不過“一帶一路”的基礎建設,不是臺灣的強項,但在原材料、設備方面,臺灣企業還是有機會參與的。(孫金誠)

  (來源:人民政協報)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人民政協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