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企業家熱評“十三五”規劃建議釋放“和平紅利”

2015年11月05日 08:07: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5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3日至4日在江蘇南京舉行。恰逢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十三五規劃建議公佈,看好兩岸發展前景、寄望“十三五”釋放“和平紅利”成為與會兩岸企業家代表熱議的話題。

  “中國的機遇,兩岸的機遇。”臺灣大雅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中華金融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黃珊慧説,“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到推動兩岸産業合作協調發展、金融業合作及貿易投資等雙向開放合作,這對臺灣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是不可多得的戰略機遇。

  她告訴記者,臺灣金融業者盼望未來在便利大陸臺企融資、拓寬業務合作渠道、擴大政策適用範圍等方面 “更上層樓”。

  兩岸經營者俱樂部主席王國安説,在臺灣製造業動力逐步弱化的當下,大陸即將啟動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將給有著紮實基礎的臺灣製造業注入新動能。

  規劃建議提出,將深化兩岸農業、文化、教育、科技、社會等領域交流合作,讓更多臺灣普通民眾、青少年和中小企業受益。

  對此,國家衛計委醫管中心高學成認為,大陸全面放開兩孩後,健康照護環節還存在一些不足,對兒科、嬰幼兒護理、産婦護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十三五’會給兩岸在相關領域合作提供更多空間,可以讓臺灣健康照護産業到大陸開設相關醫療機構,共同提升醫療服務。”臺灣醫院協會理事長楊漢湶説,兩岸之間的溝通交流應該進一步加強,共同發展智慧醫療,讓更多兩岸人民受益。

  “十三五”時期,搶抓“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攜手開拓第三方市場,也成為兩岸企業家共同關注的重要命題。

  “在兩岸企業都面臨新挑戰的形勢下,唯一齣路就是聯手開展技術産品、商業模式和品牌三個領域的創新,整合並放大各自優勢。”紅豆集團總裁周海江説。

  紅豆集團主導建設的柬埔寨西港特區是大陸企業“走出去”投資境外産業園的樣板之一。下一步,西港特區將借鑒運用臺灣的人才培訓模式,為園區提供增值服務。同時加大對臺企業招商力度,加快境外園區建設和發展。

  過去五年,兩岸發展機遇緊密交織,互通互動日益頻繁。即將鋪展的新五年,與會企業家紛紛表示,兩岸有望分享更多“和平紅利”。

  “長期以來,臺灣企業習慣於‘産業園經濟’,雖在大陸投資發展二十多年,但並沒有真正融入。”王國安説,面向“十三五”,兩地企業攜手合作缺的不是橋梁,而是平臺;政府要創造更多機會、搭建更多平臺加強企業溝通互動。(記者劉巍巍 趙博 張展鵬)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