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多數民眾贊成習馬會 臺主流媒體勸蔡英文接受“一中”

2015年11月10日 08:43: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習馬會”後,島內主流民意紛紛表示支援,與此同時也出現一些雜音。而無論支援與否,明年選出的臺灣新領導人都必須面對“習馬會”後的兩岸新局,尤其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一旦勝選,兩岸關係必將成為她的重要“家庭作業”,無可避免。連日來,島內民意紛紛敦促她正視“九二共識”。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習馬會”結束後,陸委會緊湊展開後續工作,主委夏立言9日赴“立法院”進行報告。他公佈了馬英九在會面中的談話全文,馬英九表示,1992年8月1日臺方“國家統一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通過“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的決議,內容是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雙方所賦予的涵義有所不同。

  馬英九本人有意到“立法院”進行報告。9日,國民黨黨團召開記者會稱,既然蔡英文對“習馬會”有質疑,就該讓馬親自報告,“蔡英文到底怕什麼?”“立委”李貴敏援引《聯合報》最新民調稱,高達52.9%的受訪民眾支援馬赴“立法院”報告,民進黨必須順應民意。不過,民進黨一直拒絕替馬當局背書。國民黨主席朱立倫9日表示,5月曾以黨主席身份登陸進行“習朱會”,未來若當選當然不排除進行第二次最高領導人會面。此前一天他説,“習馬會”的歷史意義遠大於任何一場選舉,他不知道反對的人在害怕什麼、閃躲什麼,並調侃蔡英文就像是“網路酸民”。朱立倫還表示,這次會面正好可以讓民眾看出國民黨與民進黨兩岸政策的不同,一旦國民黨繼續執政,不只雙方領導人可以常態化會晤,更重要的是,可以務實處理兩岸所有交流議題,如貨貿、亞投行、“一帶一路”及互設辦事處等,甚至是建立熱線、撤導彈。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的民調顯示,有46.1%的民眾贊成“習馬會”,不贊成者有21%。至於國民黨與民進黨誰較有能力維持兩岸和平,民調顯示,認為國民黨較有能力者佔38.7%,支援民進黨的有14.9%。《聯合報》9日發佈的民調也顯示,臺灣三黨推出的“總統”候選人中,28%的民眾認為朱立倫最能維繫兩岸穩定,比蔡英文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各高出6%和9%。國民黨“立委”蔡正元説,絕大多數臺灣人都支援“習馬會”,蔡英文被會面光芒刺傷眼睛,所以看不到其確保人民安全的政治基礎。

  不少島內輿論敦促蔡英文正視“九二共識”。前“監察委員”周陽山9日撰文稱,“習馬會”已成為歷史性的重要標竿,證明形勢比人強,兩岸關係定格與定調的大勢已不容逆轉。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張麟徵稱,蔡英文不想延續國共兩黨架構下的現行兩岸政策,卻想承接由此衍生出來的兩岸和平,所以主張模糊的“維持現狀”,但大陸領導人提出“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容不得她閃躲。張麟徵認為,習馬在會面時一再重復“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中”“反臺獨”,就是講給蔡英文等“獨派”聽的,警告他們搞“臺獨”一定有風險。

  9日,星雲法師發表題為《兩岸重新向前開步》的專文,勸告民進黨不要老是把大陸當仇敵,建議蔡英文用民進黨主席身份訪問中國大陸,因為兩岸都是中國人,不是仇人。文章説,大陸和臺灣相隔六七十年,兩岸領導人會面這一幕讓很多人感動、熱淚盈眶,他也不禁有這種感覺,沒有什麼比兩岸和平更重要。曾任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的資深臺海問題專家容安瀾直言,民進黨指控馬英九“賣臺”或損害臺灣人民選擇的説法,沒有道理;習馬都想提醒,如果兩岸對“九二共識”看法迥異,會造成不良後果。他説,來自北京的各種跡象顯示,臺灣接下來的執政者若不願認同一中,兩岸關係未來可能會受限。

  在強大壓力下,民進黨內據傳已有不同意見。據《聯合晚報》報道,有人建議,與其一味批評,不如將計就計,正面看待“習馬會”,作為民共交流的暖場,蔡英文當選後也不必另起爐灶。《中國時報》9日説,蔡英文必須展現勇氣與智慧,以更高的格局處理“九二共識”這個“定海神針”,否則很難説服外界相信再次政黨輪替後的兩岸關係會風平浪靜。《聯合報》9日的社論説,“習馬會”之所以能在舉世矚目下舉行,是基於和平思維,試圖降低兩岸潛在的敵意因素,從而維持臺灣更大可能的安定,這符合多數臺灣民眾的期待;反觀民進黨卻利用一些民眾的“反中”心理,把兩岸關係扭曲成一個三角關係,將這個三角關係描繪成主張獨立的綠營獨自對抗主張統一的中國和主張“兩岸和平共存”的藍營,它在島內製造出嚴重的政治分歧,鴻溝之深遠甚于兩岸分歧,完全是不道德的操作。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預測説,“習馬會”的後續影響才剛開始,未來的相關變化很難不受到它的節制。(陳明宇)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環球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