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公務員辭公職釀酒 傳承大陸故鄉釀酒工藝

2015年10月29日 08:0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公務員辭公職釀酒傳承大陸故鄉釀酒工藝

  臺灣酒商張義廉為留住傳承自大陸故鄉、在家族已流傳上百年的酒香,在十五年前,辭去公職,一心一意釀酒。圖為張義廉在向山西民眾介紹自家的高粱酒。 李娜 攝

  臺灣公務員張義廉的母族自福建遷徙至臺灣,已近百年,落地生根,口音已變,只有家族祖傳的美酒口感未變。28日,參加完第四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産品交易博覽會後,張義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為留住這股傳承自大陸故鄉、在家族已流傳上百年的酒香,十五年前,他辭去臺灣建設部門的公職,一心一意釀酒。

  福建向來是移民之鄉,也是尋根之地。20世紀上葉,張義廉的父族和母族的祖先從福建遷徙至臺灣,從此落葉生根。

  他的父族數代單傳,家族人數很少。他的母族經過近百年的繁衍生息,已成為臺灣當地的望族,家族人數達到一百多人。每逢中秋節、春節,家族裏的大多數人會從臺灣各地趕來,一起共度佳節,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就是飲酒。

  他們喝的酒是自己釀造的。家族每一代都有一位專門的釀酒人。張義廉的上一代釀酒人是他的母親,再上一代是他的姑婆。釀酒的方法是祖先從大陸故鄉帶來的,一直沒有變。

  隨著年華的老去,張義廉的母親已無力承擔釀酒的重任,而家族中的年輕人忙於工作賺錢,無人願意接手這份工作。

  為留住這股傳承自大陸故鄉的酒香,2000年,張義廉辭去公職,準備用畢生積蓄建造一家酒廠,卻遭到母親的強烈反對,“我跟母親説,不能讓家族傳承了百年的東西斷絕,説服了她。”

  張義廉沒有改變老祖宗的配方,而是引進了現代化的釀酒工藝,既保留了原來的風味,又保證了食品安全。他的“醉追最”高粱酒在2012年獲得臺灣觀光特産協會的百大觀光特産認證。

  對於福建故鄉,張義廉的父族已失去任何記錄。他的母族卻保留著家譜以及對故鄉泉州的回憶,在家族中口口相傳。他小時候,時常聽舅舅念叨故鄉。近年,他的母族越來越頻繁來往于大陸和臺灣。表弟在大陸上學、定居。一些親人還曾專門至福建泉州尋根問祖。

  近年,隨著事業的拓展,張義廉來大陸的次數越來越多,也感受到兩岸往來越來越便利。“來大陸就是回故鄉,但是以前來大陸需簽注,要交費,現在不用辦簽注,節省了環節和費用,讓我感覺自己被當成了自家人。”

  中國(山西)特色農産品交易博覽會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山西省人民政府、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共同主辦的國家級、專業化、開放性的博覽會。特色農博會始於2009年,每兩年一屆,是與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産業博覽會、山西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齊名的山西三大特色展會之一。

  特色農博會旨在展示特色農業新成果、新技術,推進特色農産品貿易,提高特色農産品知名度和影響力,加強省際間特色農業合作與交流,增強特色農産品的國際國內市場競爭力,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作者 李娜)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