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國臺辦回應臺方對卡式臺胞證質疑:證件功能沒變

2015年09月22日 09:16: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陸21日全面啟用2015年版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簡稱卡式或電子臺胞證),引發臺灣方面對於矮化及洩露個人資料的疑慮。對此,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1日説,發行卡式臺胞證是為“進一步便利兩岸同胞往來”,但作為出入境證件的功能沒有改變。

  據臺灣經濟日報網報道,陸委會21日發表聲明稱,大陸單方面做法欠缺良好溝通,不尊重臺灣,已多次表達不滿。“行政院長”毛治國稱,陸方的處理非常不妥當,臺灣非常不滿,將繼續要求臺胞證只能有舊式臺胞證內容,也只能作為旅行證件之用。臺灣《自由時報》21日回顧稱,今年6月間,大陸宣佈7月起臺胞證免簽,同時“適時”實施卡式臺胞證,“完全狀況外的馬政府,當時由陸委會出面説還需要看其形式、內容與功能,是否符合尊嚴與尊重”。7月1日,大陸宣佈在福建試辦卡式臺胞證,“馬政府依然被蒙在鼓裏”。當時陸委會尷尬地表示,大陸應事先商量。9月15日,大陸公安部公告,21日起全面啟用卡式臺胞證;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當天起開始受理電子臺胞證申請,並停止簽發現行紙本台胞證。

  民進黨“立委”莊瑞雄稱,大陸啟用卡式臺胞證,心態上就是把臺灣歸類為“中國人民”,用臺胞證達到一個中國的目的。“臺聯黨立委”賴振昌稱,卡式臺胞證類似香港、澳門民眾使用的返鄉證,矮化“臺灣主權”,“形同內國化”。他同時擔憂,由於卡式臺胞證內嵌安全智慧晶片,臺灣人的資訊安全恐出現漏洞,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洪秀柱21日稱,這是陸方單方面認為對臺灣的便民措施,臺灣民眾還是有些疑慮,“我們要求陸委會一定要跟陸方溝通清楚,解除大家疑慮之後再公佈實施比較好”。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稱,此事充分顯示馬當局對兩岸問題的處理失去主動性,既不能協商于前,又無法善了于後。國民黨“立委”林鬱方認為,臺灣是民主社會,人民享受便民措施,不等於支援兩岸統一,“不需要太多憂慮”。 國民黨“立委”李貴敏還説,各地對於如何出入境都由自己規定,例如美國明確規定拿到簽證的方式,不會諮詢其他地區怎麼做,“縱使兩岸關係敏感,但基於國際慣例,他國無權干涉”。

  有島內輿論擔憂,大陸以後會強推類似政策。《自由時報》21日稱,大陸沒把陸委會放在眼裏,兩岸協商機制逐漸失靈。政治大學國關中心主任丁樹范稱,卡式臺胞證嵌入晶片,定位個人行蹤、監控能力更強,“不僅隱私權喪失,國安危機更大”。他認為,包括卡式臺胞證、劃設M503新航路等事例,凸顯大陸的“老大態度”,“對臺政策有‘不管臺灣,先做再説’的味道,逼臺灣到時候認賬”。

  對於上述疑慮,馬曉光21日説,卡式臺胞證是對目前5年有效紙質臺胞證的“電子化改版”,而“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這一證件名稱沒有改變,出入境證件的功能沒有改變,有效期仍是5年。島內民眾大多對卡式臺胞證持正面評價,稱讚大陸“心懷仁愛”。而針對一些人士擔心被“矮化”,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表示,這低估了臺灣民眾的智慧,不應該用“臺獨”立場看卡式臺胞證。他説,申領臺胞證無論是紙本的,還是卡式的,都要填一些基本資訊,卡式證件並不會錄有更多資訊。紙本台胞證在資訊識別方面不太方便,卡式臺胞證可以給臺灣民眾在大陸生活提供更多方便,比如辦理銀行業務、就醫、購買火車票及辦理登机證時,卡式證件機讀起來更方便,也便於攜帶,不易遺失和毀壞,符合新的技術要求及規範。【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明宇】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環球時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