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大學生:盼兩岸青年攜手用創意“點亮”公益

2015年08月20日 08:02: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一張張色彩繽紛形態可愛的明信片、一個個由布條串成的特色手工茶杯墊……這一切,都是由廢棄的旗幟製作而成。

  前不久,在福州舉行的第三屆海峽青年節中,臺灣中原大學四位學生的這項創意獲得了“青春創想秀”暨兩岸大學生公益社團活動策劃大賽特等獎。載譽返臺的何佳昀19日在此間對記者説:“兩岸青年可以攜手,用創意來‘點亮’公益,是此次參賽最大的收穫。”

  臺灣中原大學這幾位學生為自己的項目取名“獨樹一幟、由你開始”,旨在推動旗幟回收再利用。創意者之一、21歲的中原大學學生馮敬翔告訴記者,臺灣每年製造上百萬面旗幟,平均只有14天就被掩埋或燒燬,造成很大浪費。於是,他們想到將這些旗幟做成材料包,供小學生上手工課時使用。

  “孩子們可以減少一些紙質的使用,還可以讓他們知道廢棄旗幟所帶來的污染,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以後儘量避免再次污染。”他説。

  馮敬翔對獲獎的評價是“十分意外”,他説:“沒想到,這個創意在大陸參加比賽,竟然受到如此大的關注。”

  馮敬翔是第三次到大陸,和前兩次旅遊不同的是,這次帶著團隊作品參賽,是第一次有機會和許多大陸同齡人交流。

  他這樣評價兩岸青年在創意上的“差異”:臺灣學生更注重創意、創新,作品的介紹也做得很炫;大陸學生則更注重文化保存和弱勢關懷,比如用錄音的方式為盲童提供讀書教材等。

  這種“差異”讓雙方有了更多的合作機會。另一位參與者、剛剛從中原大學畢業的何佳昀説,兩岸大學生一起交流,激發了團隊更多的創意。

  何佳昀説,大陸學生也給了不少建議,比如可以考慮將廢棄的旗幟勇於製作背包、提袋等。讓她更欣喜的是,“還有不少人提出要和我們合作,一家企業提出可以用廢棄的旗幟做香袋”。

  何佳昀此次是第一次到福州,她沒有想到有如此多的大陸學生關注公益,不少創意讓她“大開眼界”,“像滿族文化的保護與推廣,很值得我們學習。”

  她還告訴記者,此次赴大陸參賽交流讓自己最感動的是,“我們看到,兩岸有心的年輕人都在用心思考,怎麼樣去做公益。”(記者孟昭麗、陳鍵興)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