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海峽法學論壇圓滿落幕 兩岸法學界人士深入交流

2015年08月19日 21:5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在論壇上發表演講。(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台灣網8月19日上海訊 (記者 尹賽楠)第十三屆海峽法學論壇19日在上海圓滿落幕。圍繞“自貿區建設與法制保障”這一主題,兩岸法學界人士開展深刻交流與理論探究。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臺灣中華仲裁協會理事長李復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倪受彬、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主任、華岡法學基金會董事長許惠峰分別做了題為“體制、機制、法治的創新是上海自貿區新政的開端”、“法律人在上海自貿區新政的責任與機會”、“自貿區資本市場法律制度研究”以及“兩岸自貿區內法規對律師服務業之影響”的主題演講。

  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指出,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運作行將23個月,沒用國家財政的一分投入,沒有一項優惠政策。這樣的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全球已然形成的1200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之間要走怎樣一條路?其目標就是三個詞,九個字,“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阿基米德説過:如果你找到一個支點,就能撬動整個地球。上海自貿區就是個支點,它要撬動的是整個國家深層次的改革和開放。

  臺灣中華仲裁協會理事長李復甸表示,最近有兩個熱門經濟事件,一個是“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一個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的籌建。上海自貿區位於一帶一路的關鍵地理位置上,亞投行帶來的投資也聚焦太平洋盆地西岸中央位置的上海自貿區。面對這個新局面,法律人在上海自貿區新政中在有其特殊的責任與機會。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倪受彬説,兩岸自貿區的政策以及法律制度各有特點,可以相互借鑒,優勢互補。隨著兩岸經貿聯繫日益緊密,兩岸自貿區在激烈競爭之餘,應積極利用自由貿易區開放政策,善用雙方優點進行合作與互動,以實現最大利益。借助自貿區這一平臺,兩岸的經濟貿易發展和互利合作有望取得更有效的進步。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主任、華岡法學基金會董事長許惠峰表示。兩岸律師業在經濟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下,面對充滿競爭的國際商業環境,想要扮演好稱職的法律顧問角色,除了必須培養自身的專業能力外,律師業如同其他産業一般,需要政府實行正確有效的政策及相關規範,方能在全球化的經濟競爭環境下生存。(完)

臺灣中華仲裁協會理事長李復甸在論壇上發表演講。(台灣網 尹賽楠 攝)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思羽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思羽

原稿件來源:台灣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