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64歲臺商曾欽照的第二次創業

2015年07月25日 08:0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我的這次企業轉型,只能成功,不能失敗!”64歲的臺商曾欽照説。

  曾欽照是多威電子公司董事長、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常務副會長。上世紀80年代末,曾欽照創辦的多威電子企業在臺灣遭遇發展瓶頸:招工難、勞動力成本上升、産業面臨轉型升級……

  經過對東南亞國家以及大陸多個城市的考察,曾欽照最終選定廈門,開始了他在大陸的第一次創業。

  “我的産業主要以出口為主,涉及原材料進口及成品出口,廈門有空港、海港,交通便利。”曾欽照回憶説,“更為重要的是,廈門在語言、文化、生活習慣上與臺灣非常像,有種在家的感覺。於是我就決定在廈門投資了。”

  1992年4月,廈門多威電子有限公司正式在湖裏區投産。而當時的投資,在曾欽照現在看來,是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從1992年到2007年,企業每年都在成長。

  1998年,多威電子遷往海滄臺商投資區。在其二期工程建成投産以後,公司發展進入快速期,年銷售額從1992年的100萬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1.05億美元。2007年,公司的發展達到頂峰,年銷售額達4億美元。

  然而,讓曾欽照始料不及的是,在隨後的幾年裏,公司的銷售額急轉直下。曾經鼎盛時7000人的企業,現在也只剩下500多員工。

  “消費型電子産品升級換代太快了。”曾欽照説,“作為代工企業,永遠都是在為別人打工,現在公司遇上了跟上世紀80年代末同樣的問題。”

  曾欽照要在大陸第二次創業。他的朋友這樣評價:“那麼老了,你還創業?”

  曾欽照很堅定。這次,有化工專業背景的他準備轉向海洋生物科技産業。曾欽照與臺鹽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海滄生物科技公司共同創建了多威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的生産設備正處在組裝調試階段。

  曾欽照計劃,5年一個週期,共用三個週期的時間完善自己的從日化産品、化粧品到健康食品的産品生産線。

  他認為,大陸已經從全世界的“工廠”變成全世界的“市場”。自貿試驗區政策、“一帶一路”戰略等為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臺鹽公司研發的生物科技産品非常棒,在臺灣十分受歡迎。”曾欽照信心滿滿地説,“現在對於我來説,天時、地利、人和,沒有理由不成功。”(記者付敏)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