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網際網路+兩岸”不斷引燃眾創新時代激情

2015年07月21日 22:5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7月21日北京訊(記者 王怡然 宣玲玲)“網際網路+”遇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點燃創新創業激情,兩岸500多名網際網路業界嘉賓齊聚一堂,憧憬著“兩岸+”平臺的廣闊前景,並徐徐揭開“眾創新時代”的大幕。

  21日,2015年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來自兩岸的先進和大佬們指點江山,業者們交流經驗,一時間創新智慧與創業熱情火花四射。這次論壇不僅僅是最過癮的“坐而論道”,更是在“兩岸+”平臺上放手創業“起而行”的激昂前奏。

  兩岸大佬對“網際網路+”的精深解讀

  海協會會長陳德銘指出,網際網路還是要不斷的“+”,核心是它的基礎研究、科研開發和製造能力,特別是在實體經濟領域一個國家的製造是整個國力的綜合水準的反映。有較強的製造能力才能在全球化中佔有主動的一席之地……網際網路+應該走向物聯網,應該和智慧的硬體結合起來,應該和市場,特別是潛在的市場結合起來。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秘書長盧衛認為“網際網路+”有三個(含義),一是網際網路+技術,二是網際網路+思維理念和模式,三是網際網路+融合+創新。“有人説我們進入了新時代,前兩年説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現在説網際網路+時代,無論什麼時代,一句話,你見或者不見,它就在那裏。網際網路+大潮已經到來,看不見、看不懂,就會來不及。網際網路界、傳統界應該順勢而為才是我們的戰略選擇。”

  臺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顧問、臺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産業發展協會理事長、Pchome網路家庭國際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詹宏志表示,“網際網路+”是一個了不起的主題。我曾經提出這樣一個想法,一個社會如果網際網路産業發展得好,所有産業都會變強。我希望臺灣社會以及公共政策部門能夠注意到這樣一個概念,就是把網際網路應用在每個領域上,把網際網路的創新成果應用在社會的各種層面上,現在在大陸變成了一個指導綱領,這個題目很值得臺灣業者深思。

  兩岸青年創業要解決好三個問題

  關於青年創業,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表示,目前兩岸的青年創業勢頭很好,但這只是剛剛起步。在眾創的推動下,大陸的創客正風起雲湧、如火如荼,這是一個值得推廣的工作。

  陳德銘認為目前還有幾個問題要解決:第一,是要開放的、國際合作的。第二,要得到更大的金融支援。第三,要有足夠的“供”、“求”支撐。

  大陸青年的創業資源令臺灣業者羨慕

  詹宏志接受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陸青年創業資源世界第一,這令他“非常羨慕”。他説,在臺灣,網際網路只是眾多産業中的一種,不會得到較多資源扶持,臺灣青年創業要找到資源及投資比較艱難。而在大陸,網際網路發展得到極大重視,青年創業得到政策及資源支援,大陸年輕人得到的資源可以説是世界上最多的,大陸年輕人應當珍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臺灣創業者如是説

  現在都在談論創業加速器,臺灣之初創投共同創辦人林之晨認為創業加速器説穿了就是給創業者念的一種學校。創業是“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我們學習的是前面那個人摸著石頭過河背後的心法:怎麼選的石頭?怎麼判斷暗流的心法。這些心法不是課堂上教的,給創業者辦的學校比較像孔子辦的學院,是導師和導生的關係,培養你比較好的態度和創業心法,這是創業者學校和傳統學校最大的不同。

  中華無店面商務發展協會理事長廖尚文稱“臺灣也需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平臺”,臺灣市場較小,尋求跨界電商的願望非常強烈。今天由台灣網搭建的“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平臺”啟動上線非常好,在臺灣還沒有類似的平臺。這展現了大陸在青年創業上有很好的策略及市場條件,這是臺灣需要學習借鑒的。兩岸青年應當相互合作,共同促進兩岸電子商務合作。(完)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