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詹宏志:“網際網路+”生活內容如何提供數字力服務?

2015年07月21日 17: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詹宏志

  臺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顧問、臺灣網路暨電子商務産業發展協會理事長、Pchome網路家庭國際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詹宏志。(台灣網 尹賽楠 攝)

  台灣網7月21日北京訊 (記者 李寧)21日下午,第七屆兩岸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臺灣網路家庭國際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詹宏志在會上表示,各式各樣的“網際網路+”産業,某些經濟面向的想像已經很多;但作為不一定有經濟形式的生活內容,“網際網路+”還有很多議題需要不斷思考,比如如何在數字力上服務市民生活或企業。

  詹宏志説,如果把網際網路拿來加上一個城市的管理或行銷,可以産生什麼樣的面貌?北京、杭州、深圳或許無需想像,因為它們已經是網際網路最成功、最發達的城市;二線、三線城市則更值得想像。

  他拿臺南市為例表示,臺南曾經是臺灣的文化古城,現在是六個“直轄市”之一,有臺灣最多的古跡,有大量的文創活動,還有非常有名的小吃、美食,過去曾是富裕的地方。臺南是很重要的觀光城市,但今天我們要問的是,它有沒有數字力?城市在數字上應該怎麼服務、照顧遊客或市民?

  比如日常見到的停車繳費單。我們在停車的時候會發現車上多了一張繳費單,其實這是不友善的。那個繳費單放在汽車窗前,需要拿下來保存,再去繳費點繳費。可是,通常停車在路旁是因為趕路,這個停車繳費單放在口袋裏匆匆忙忙到下一個地方,很可能就忘記了。假如可以用手機,針對繳費單上的條碼,拍一個照就能完成了繳費,車子就可以開走,那就完全不需要記得手上還有這麼一張單子。

  這件事對普通市民來而言,它的功能不只是繳費的方便,還是經過各種繳費之後可以從手機上查看記事簿,查看各式各樣的支付清單。它同時也是生活日記,可以提醒過去所發生的所有事情,由此生活上的管理也變得可能。

  詹宏志發問,移動支付雖然已經存在,但跟政府的功能、服務是否有串接起來?如果他想把公司從臺灣網際網路事業最發達的臺北搬到臺南,或者搬到臺灣另外一個較小的地方,新的地方就需要有一些工作場所和好的網路環境,以及一個不太遠的近距離的物流倉庫,臨近地區最好有好的大學、好的工程師來源,而且還很需要有一種熱烈的網路創業氛圍。

  他繼續分享事例。當年“臉譜(facebook)”想要倣照谷歌或者雅虎,把它的辦公室搬到矽谷。舊金山市長親自出面,提供了辦公樓和好的網路環境,成功留下可“臉譜”。顯然,全世界到處都有成功的創新基地的故事,城市設法創立條件讓公司有意願留在當地。大陸的廣東深圳、北京中關村,都是好的例子。

  詹宏志詮釋,一個地方或者一個城市的數字力,指的是它是否常常使用數字做服務,是否有考慮把所有的服務盡可能地用數字化的方式進行,如停車費的例子;是否普遍用數字溝通,是否儘量在數位環境中溝通以及作為與居民、市民溝通的方式;是否有大量人使用數字做生意,是否有習慣用數字做發展,比如它是否在觀光推廣上充分用到了數字化的能力;是否有充分的數字教育,是否打造了一個整備的數字環境,是否有一種蓬勃熱鬧的數字産業。

  此外,當前臺灣有很多分享性的經濟和法律起了衝突,比如Uber、airbnb的服務,這些衝突一下子沒有辦法解除。如果地方政府可以在某種狀態下對某些先進的服務提出一個簡單的框架,讓它暫時進行直到最嚴格的法律規範有了調試、改進的時候,再讓它全面性使用。這會變成讓所有新創服務都可以先嘗試,會變成一個有吸引力的數字環境。(完)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寧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李寧

原稿件來源:台灣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