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臺灣爭入亞投行:仰望星空,更應腳踏實地

2015年04月15日 13: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15日在例行發佈會上重申:歡迎臺灣方面以適當名義參與亞投行。(圖片來源於網路)

  台灣網4月15日北京訊(記者 高斯斯) 近日來,臺灣以何適當名義加入亞投行成為兩岸焦點話題。本網記者15日就此議題連線採訪台灣勞動黨主席、兩岸和平發展運動召集人吳榮元以及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王敏博士,兩位觀察人士認為:進入到龐大的海外發展市場,對解決臺灣當前的“悶經濟”是一個很好的時機,臺灣要搭乘大陸經濟騰飛的順風車不僅“應仰望星空,更應腳踏實地”。當前最重要的是摒棄政治思維,彌合島內分歧,與大陸展開務實協商,分享經濟紅利。

  價值10兆美金的入場卷

  臺灣經濟呈淺碟形特點,海外市場對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臺灣申請加入亞投行,用吳榮元的話説,相當於拿到了一張至少價值近10兆美金的入場卷。進入到龐大的海外發展市場,對解決臺灣當前的“悶經濟”是一個很好的時機,也是一個重要的平臺。

  王敏認為,臺灣若加入亞投行,就好比在分享一塊巨大的“蛋糕”,拓展臺商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空間,為臺灣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發展動力。

  那麼,臺灣身在其中的優勢何在?王敏指出,從具體行業看,臺灣在工程建造、智慧電網等基礎設施産業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加之在資通訊、國際金融服務等領域有很強的優勢,這張“入場券”等於是為島內基礎設施等相關産業參與和分享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龐大市場提供了機會,無論從短期助推島內經濟發展,還是長期為臺灣經濟轉型升級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吳榮元同樣認為臺灣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極具自身特色,況且外匯儲備名列世界前茅,開發程度與積累技術水準專業,在經濟發展進程中又形成了包括人力資源在內的軟實力,這些都是臺灣參與國際市場開發時所擁有的因素和條件,再加之與大陸的合作,包括ECFA等經濟聯結,這都是臺灣加入亞投行的優勢所在。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高斯斯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高斯斯

原稿件來源:台灣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